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诊断式教育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2012-08-0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3~6岁对儿童来说是发育的黄金期,许多家长只注重儿童的智力培养,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忙着教儿童学音乐、背唐诗,却忽略了自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因为潜能的挖掘和培养是需要环境熏陶、时间积累的,而且成效也是缓慢的,这也导致我们一些家长的“短视”,避重就轻,忽视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其实,只要教之得法,并能掌握教育“妙招”,家长对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会更科学、系统、事半功倍。

  交往能力:细心“诊断”科学帮助耐心等待

  教子难题:“我的儿童在幼儿园里根本不说话,他时时刻刻抱着玩具熊,总是孤零零一个人呆着,真愁死人了!”“儿童特别‘独’,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还抢人家东西!”儿童入园后,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家千日好,上幼儿园总有难题”成了多数家长的感慨。

  专家妙招:“诊断式教育”

  在家里的时候,所有的大人围着儿童转,儿童在人际方面的问题不突出;上幼儿园后,随着跟同龄人交往增多,问题就呈现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像医生一样“诊断”儿童的“病因”,与老师及时沟通,合力解决,而不是简单地归因为“咱的儿童就不喜欢上幼儿园”甚至干脆退园。

  李淑英园长提到,那个“不说话”的案例实际上是因为儿童新转到一个幼儿园后出现自卑、孤独和不安全感。应根据这个个案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如:为儿童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家长和老师可以“故意”不关注儿童“不说话”的现象,让他从“听”开始,然后变为“跟着老师思维走”,再到他突然有一天情不自禁回答老师的提问,接着,老师可以鼓励他每天为小朋友讲故事,成为受小朋友喜欢的“故事大王”。

  “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要耐心找出原因,然后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去解决。”在接触中,李园长发现,80后的父母有时候会有些极端,宠儿童的时候接近溺爱;发现儿童有问题,又急于解决,常常有情绪化的现象。“家长要容许儿童出现失误,并给儿童一定的时间解决问题。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没有‘诊断’和解决能力,那么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幼教老师帮忙。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自己急躁的情绪,耐心等待儿童改善,不要轻易给儿童‘贴标签’、‘下结论’。”

  来源:清华园教育网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