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2008-04-29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为建立与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提供依据。       对学前期的幼儿来说,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我们面临的紧迫的任务。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各种心理偏差、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理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等。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早已被肯定。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人类行为和身体一样,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如性格内向或外向,行为退缩或攻击,情绪焦虑或抑郁等。       (二)病菌或病毒感染       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病菌或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因疾病造成的身体不适可使孩子情绪和行为问题增多,容易形成被动&退缩&任性等心理健康问题。据报道,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若发生在一岁以下的小儿,其中16%的患儿日后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26%的患儿有可疑的异常体征,如头围较小、智商较低等。母亲孕期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情绪状况也可能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三)大脑损伤       大脑损伤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幼儿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或有缺陷,出生时大脑缺氧、窒息或受到意外碰撞造成的较严重的脑外伤以及肿瘤、传染性脑疾病,会干扰体内的能量代谢,尤其体温过高时,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引起幼儿适应不良,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和行为的稳定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方式和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使其心理发展迟滞,学习困难,智力低下,情绪障碍等。 流脑、乙脑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生命,使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失去自信心,易躁易怒等。儿童身体运动方面的困难,如动作笨拙、活动过度等也与大脑损伤有关,会成为非直接性的心理障碍。       二、心理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气质和性格、需要和动机、情绪、自我意识等。       (一)气质和性格       气质和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美国学者托马斯(A.Thomas)等根据九个特点来判断儿童的气质,并从养育的角度将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 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容易适应。第二种是“困难的”儿童。他们的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心境十分消极,客易表现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哭、大叫,发脾气时脸会变色。 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心境带有否定性。 每个儿童最初的气质类型各不相同,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其行为反应有很大的差异。 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发现,困难型婴儿更容易发展攻击性行为模式。 海德(Hvde,1984)研究认为攻击性行为差异在2~2.5岁就可以表现出来,而起因就是气质的差异。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分别在6个月、13个月、24个月时被评定为难带的婴儿,到了3岁时被评定为具有更高的焦虑、活动过度和敌意。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对客观现实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情绪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也是幼儿最明显、最主要的心理特征。 如:惧怕行为、沉默不语、缺乏主动性等常常是性格胆小、拘谨的幼儿,而攻击性行为、爱发脾气等容易发生在性格外向、暴躁的幼儿身上。       (二)需要与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幼儿的需要和动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或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时,就可能产生动机冲突。 一般来说,儿童产生一些动机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干扰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小,对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就越迫切,幼儿对食物、水、睡眠、休息、衣着和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生理需求十分敏感。 当环境不能及时提供条件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时, 就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或紧张状态,当无法克服产生的消极情绪和紧张状态时,幼儿就会体验到挫折。 造成挫折的关键因素是对各种刺激因素的认识、评价、容忍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目标的期望程度等。 幼儿受到挫折以后,会发生行为上的一些变化。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而在各项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控制力弱,自制力差,加之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一些情境中,如果采取欺骗、违反纪律的错误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或采取逃避现实、回避矛盾的态度对待挫折,或遇到心理冲突不知所措,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三)情绪       情绪是指个体被激起的一种状态,是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主要反映了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直接关系。 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主要中介环节。一般而言,积极情绪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身体舒适;而消极情绪则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 幼儿心理的紧张状态和平衡失调往往与他们的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 焦虑和恐惧两种消极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较明显,常使幼儿产生一些问题行为。 杰锡尔达和霍姆斯(Jersild & Holmes,1935)研究发现2~6岁的每个幼儿平均有345种焦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认为,焦虑与人类身心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关,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期望需要的满足,假如儿童安全、爱与归属、自尊等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儿童怀疑自己的需要未得到满足,都可产生焦虑情绪。 艾利克森(Erikson)认为焦虑是由怀疑、羞耻、内疚引起的,是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心理发展受到挫折和失败的结果。 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关怀,相反却遭到父母的忽视甚至敌意,必然会因此而造成心理冲突、焦虑反应。 恐惧常与焦虑联系在一起,恐惧是婴幼儿时期经常产生的情绪。 许多正常的婴幼儿不仅对某些特殊事物感到恐惧,而且常常害怕多种事物。如:怕动物、怕陌生人、怕被丢失、怕死等。幼儿在恐惧状态下,常伴随一系列生理变化,生理功能的紊乱会影响机体的健康状况和认识水平,使幼儿产生种种心理健康问题。       (四)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幼儿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和行为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往往是根据别人的评价和态度、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及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不适当的自我认识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研究表明:幼儿在作自我评价时,常常以自己情绪体验作为评价的依据, 较多的儿童表现出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评价会逐渐接近客观事实。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仍自我评价过高,也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如果自我评价过低则常常缺乏自信心,表现为沉默寡言、行为退缩、不合群,其个性和行为也会因此出现问题,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因此,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又善于在各种冲突和挫折情境中做出正确的调节,把握自己的认知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维持心理的健康。       三、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飞速变化,使幼儿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或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或给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一)社会生活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人口密集是都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单元房或高层住宅使城市儿童的生活环境优化, 有利于他们学习和休息,但幼儿的活动空间明显缩小了。调查表明,高层住宅中的儿童至少有40%以上的人减少了户外活动,长期生活在单元楼房内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       电视在现代家庭中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电视使幼儿知识量、信息量剧增,视野空前拓宽,并可从中学到亲社会行为,但看电视也给孩子的行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少主动交流,容易产生孤独、沉默、退缩、自私等不良行为。 电视看得过多,与小伙伴之间交往的机会和能力也随之减少,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自我中心几乎成了通病。 观看的电视节目若无人指导,不加选择,也会使孩子从中学到侵犯性行为。 有研究表明,暴力电视看得多的儿童变得更有攻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与幼儿的生活日益密切,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直接影响了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幼儿最早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家庭结构和功能、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对幼儿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双亲的职业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物质条件和氛围、生活习惯和志趣爱好等等,都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人格。       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在亲子关系上普遍存在着“子女偏重”特点,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态度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 父母视子女为“家庭中心”,一味地从物质上、行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致使孩于欲求过多,不懂得必要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容易产生依赖、自私、任性、蛮横、自我中心、退缩孤独、不爱劳动等等心理健康问题和不良品质。 以知识教育为中心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倾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已成为我国家长的普遍心态。 家长为了能实现自己的高期望,就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教育。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惯于横向攀比,要求过严,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造成了幼儿沉重的精神负担,产生自卑、退缩、冷漠、无所适从等不良倾向。       离异家庭不断增加是当代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破坏了家庭稳定、亲切的氛围,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从小得不到爱抚,在精神上得不到温暖的儿童,往往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具有一些相同的行为表现:如孤独、自卑、任性、胆怯等,存在着较严重的撒谎、多动、讲脏话、自虐等一系列的行为偏差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家庭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幼儿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能自然地流露出情感,而情感的自由表达和流露有利于幼儿人格健全地发展。由于父母整日忙于工作,这就大大减少了家庭氛围的温馨,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断出现。       (三)幼儿园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进行的,是一个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其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应当说,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最理想的场所,但在教育实践中,相当多的幼儿园教育观念陈旧,幼儿园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这是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师幼关系对幼儿行为的影响直接作用着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诸方面。 例如,部分幼儿教师只重视生理保健,忽视心理保健;只关心幼儿的营养、睡眠、身体锻炼和疾病防治等,却很少注意甚至完全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不了解焦虑、自卑、情绪紧张等不良因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成功感、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对幼儿在不同情况下学习词汇、语言,进行智力操作的实验结果说明:“教师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可以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灵活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粗暴的态度只会导致他们的紧张和胆怯。另外,幼儿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强迫症状”“敏感”“焦虑”“恐怖”“偏执”是当前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许多幼儿的心理问题恰恰来自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态度和行为。       同伴关系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健康的同伴关系应该是和睦相处、互助互爱,这样幼儿就会乐观、积极、合作、分享、友爱,有益于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养成合作性行为,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反,如果幼儿期有不良的同伴关系,相互攻击、猜疑、排斥、攀比或远离群体、孤独自处,甚至剥夺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则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其身心和科会性发展就会严重受阻,在未来社会适应中出现很多问题,难以成为一个心理行为正常的人。目前研究还发现: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多层次的交往类型,它是由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决定的,幼儿行为特点对同伴交往也有影响。幼儿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大类型,积极行为包括友好、帮助、分享、合作、同情、谦让;消极行为包括打人、说难听话、抢占玩具、招惹别人、吵闹、引起冲突等。研究发现受欢迎幼儿表现出较多的积极、友好行为和很少的消极行为;被拒绝幼儿则表现出较多的消极、不友好行为,积极友好行为则很少;被忽视幼儿表现出的积极、友好行为和消极、不友好行为均较少,一般幼儿在各项研究中均居于中间水平。可见,为幼儿提供同伴的共同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同伴集体,形成好同伴关系,促进其亲社会性行为正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清新的空气、整洁与幽雅的环境、适度和谐的色彩与照明,让幼儿感到恬静、安逸;合理、完善的生活作息制度、膳食制度、适当的防病措施与制度等,也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尼尔森(1985)研究发现:如果学校学习压力过大,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总是处于挫折与失败之中,便会发生学习困难而多动、逃学、攻击行为或其他反社会行为。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幼儿园的孩子。       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物因素是基本因素,社会因素通过心理因素来实现,它们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使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