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我谈儿童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水月园区:陈丽萍

  一直以来,儿童教师以活泼、开朗、健康的形象受到众人的关注,儿童教师们在儿童面前也展现出富有青春活力的一面,然而,有个问题却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悄然滋长——许多儿童教师的心理已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一旦突破临界线,心理、生理上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儿童教师的心理怎么会处在亚健康状态?

  从整个社会背景上分析,儿童教师们肩负着培育儿童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儿童教育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儿童教育的实施者——儿童教师也就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剧,儿童教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与考验,我们的艰辛劳动与付出,与收到的物质与精神酬劳是不对等的,这无疑加剧了我们对现实的不满。另外,儿童教师女性群体的消极作用、安全、教育、家长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用下,儿童教师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儿童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障碍。今年的教师节前我在《教育早报》上看到这样一个数据:北京地区的调查表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比例已高达60%以上,从数据上看我们的儿童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一个大部分儿童教师都不乐在其中的职业。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会职业倦怠,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儿童教师心理亚健康现象。曾有这样一个统计:过去5年中,在广东、广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浙江和上海等地分别进行的针对儿童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儿童教师的性格大多热情、开朗、果断、自立,但是在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却要低于一般人群。

  心理健康是儿童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儿童教师自身健康生活和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儿童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儿童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儿童的个性形成过程中,儿童教师的影响非常大,因而儿童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还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我们教师的一些心理状态(不管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是可以“传染”给儿童的,记得有一次,我突然在活动室的角落里发现一只形象逼真的玩具老鼠,我把这只小朋友无意中丢下的假老鼠当成了真的,一向害怕老鼠的我惊恐万分,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尖叫。我身边的孩子们听见我的尖叫,也惊慌地四处奔跑,几个慌张的孩子还不由自主地抱成一团。事后我想:如果当时见到那只玩具老鼠时,我能镇定自若、勇敢地拿起扫帚去对付它,那孩子们也决不会表现得如此慌张,虽然这件事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在儿童们的心中埋下了害怕老鼠的“种子”。

  同样,当教师有情绪上的问题时,很可能对待儿童的态度等方面都会有问题,如果一旦失控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有一次,我在进班前与家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心情非常不好。此时都都向我告状:“老师,明明刚才在玩开水,他开水喝进去马上吐出来,还吐得满地都是。”平时的我会耐心地询问原因,但是那天,我却差点失控。我非常愤怒地盯着明明,明明看着我火冒三丈的样子,害怕地哭出了声。孩子的哭声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不由得深深地惧怕:如果不是明明的哭声,我不知道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来。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可见,心理健康程度与内外压力成反比,与自我强度成正比。据研究发现,儿童教师心理的亚健康最容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较为密切的生理疾病。心身疾病是发生于儿童教师身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美国著名情绪心理学家伊扎德等人提出“动机—分化”理论,认为人们的行动由内驱力引起,内驱力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个放大作用的就是情绪过程。对儿童教师来说,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事件,比如孩子摔伤了、生病了,或者很执拗地哭泣。传统的观念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出了问题,老师也同样有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师都会有“犯错误”的感觉。在我刚刚怀孕时,我班里一位孩子因自己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头上摔开了一个大口子,结果头部缝了4针,虽然家长、园领导都没有责怪我,但我自己却十分内疚和害怕,第二天就出现了先兆流产的情况。在这种消极情绪作用下,内驱力所形成的力量作用于老师自身,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躯体的反应,造成心身疾病。

  2.人际关系问题:同事关系满意度低是儿童教师人际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人们对同事的态度,总是会受到工作评价标准的影响、获得上级的赏识等就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会不断滋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冲突。

  3.职业倦怠:儿童教师与护士一样,需要不断付出爱心。两者的不同在于,护士在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可以归咎于病人的不理解和不合作;儿童教师却无法归咎于孩子,“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师”,于是就认为自己工作不主动,没有爱心。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归因包含了对自我的否定,因此对身心是有害的。

  因此,如何增进和维护儿童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儿童教师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既不利于自身健康,又影响儿童的成长。对此,我是这样进行自我调适的:

  ●我在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贴了这样几句话:“孩子是天真的,我何必动怒呢?”、“我可以教会孩子怎么做!”、“笑一笑!孩子会更爱你!”每一天当我进班后便会牢记这些话,随时提醒自己“我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生气,我有情绪不是我的错,但也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不能对孩子发脾气,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你这样的行为让我不舒服”,并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减少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机会。我们知道儿童在2—4岁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因此我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往往会给孩子多一个选择,这样做在被孩子拒绝或不配合、不感兴趣时,不至于会变得十分沮丧认为我和孩子脱节了,从而减少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机会。

  ●多学习、多问、多与同事讨论。几乎每个儿童教师都会碰到大致相同的问题,因此多问、多与同事共同讨论解决之道,分享共同的心得与情绪,有助于增加亲密感,改善同事关系,要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会放松。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极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自己所喜欢的放松状态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练书法、在家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杂志、到网上去冲浪、外出购物、旅游散心,找同事、家人、朋友聊聊……

  ●要积极行动。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行动的过程,如多读一点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将知识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交心谈心,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与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学会接纳自己与自我调节。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缺点。我以前为追求完美、做的更好,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与不足,这样做我虽然有了些进步,但是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晚上睡觉时老做恶梦,其实这是跟我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欣赏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有成功的机会。所以现在每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我就会自我进行调节,参加一些心理咨询活动,主动向人沟通,说出自己心里的不愉快,将自我调节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总之,一名优秀的儿童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名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的儿童教师,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儿童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名儿童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她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必然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有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豁达的心境,才能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收获童年的快乐。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儿童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