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贤区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当前,“少年奉贤”已迈向“青春奉贤”,在这个可塑性最强、成长性最快的时期,要把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作为区委、区政府推动工作的做法,要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好的空间让给公建”,用扩建、新建、预留等方式,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幼儿园,打造一流的学前教育,让学前教育成为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座城市的基础标配和一张闪亮名片,真正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让每个奉贤人更有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奉贤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袁泉表示,当前,奉贤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围绕“品质学前教育”建设,既做好幼儿园硬件达标工作,也要实施好幼儿园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工程,全力以赴办好这一民生实事。
1月9日-1月14日,是奉贤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是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的“发声”时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陈立长期关注0-6岁婴幼儿入托、入园问题,并呼吁其他区政协委员一起,用2年时间进行调研和思考,并形成了这份建议。
“目前从全区3-6岁学额达标情况来看,小中大班级数为916个,符合规定的班级数为646个,幼儿园班额达标率为70.5%,与县域内85%以上的班额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规定存在一定差距。”陈立直言,金海街道、奉浦街道、西渡街道、四团镇等区域公办幼儿园的大班额问题尤为突出,达标率都在60%以下,其主要原因是小区配套公办幼儿园建设未做到“五个同步”,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与此同时,在民办三级幼儿园领域,陈立发现,除金汇镇、金海街道、海湾旅游区以外,各街镇共有17所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职工配备等达不到普及普惠标准。再着眼未来,随着“三孩”政策的推进,托育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对幼有善育的需要与高品质托育服务供给不足矛盾也会逐渐显现。“让每一个学龄前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在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召开“政协委员与区委书记面对面”专题会议时,陈立“抢”发言,为的就是替这些“最柔软人群”发声,把他们的期盼,统统讲给区委书记听。
“不让一个奉贤儿童输在起跑线上!”庄木弟说。就在专题座谈会上,10多个部门围绕“学前教育怎么干”,讲现状、定目标、说对策。在座谈会上,庄木弟表示,儿童,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就是祖国的栋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争创国家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作为奋斗目标,以“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的胸怀,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在适度超前规划、建设、管理中,突出国际化、人性化特色,实现“托幼一体化、公民一个标准”,切实探索出一条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新路。同时,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做到“应托尽托,一个不漏”,也要建立好“负面清单”,让好资源精准惠及儿童。
据了解,奉贤学前教育坚持普惠公益发展,坚持公办为主,全区共有幼儿园74所,其中,公办园48所(办学点65个),民办园26所(含民办三级园17所),符合条件的常住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在“公办幼儿园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教职工配备等达不到普及普惠标准”“托幼一体化发展还不能满足0-3托育服务需求”三方面存在不足和挑战。围绕“21所”目标,奉贤已同步挂出“作战图”,即一季度规划布局,二季度确定实施方案,三季度全面开工,预计明年9月,将有一批新建幼儿园建成开园。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陈颖婕提到,三年将陆续建成21所幼儿园,可满足全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区教育局也已进入争创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阶段,“全面优质学前教育即将照进现实。”
区委副书记骆大进,区领导包蓓英、张娣芳、诸春梅出席座谈会。(孙燕)
编辑:许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