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谈谈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

2012-10-20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综合主题教育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家庭、幼儿、社会有机结合,三维度生态环境相互渗透,这样才能使幼儿生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生态环境教育在当今已不是陌生的字眼,它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突出而倍受关注。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看,儿童生态环境教育无疑是一个重大课题。

  一、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

  作为幼教工作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必须全面了解生态环境,了解儿童,应以儿童生态学作为开展儿童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

  儿童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借助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中进行研究,它认为:儿童的行为及其状态与其背景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不断成长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逐步的相互适应”。应从儿童的生态出发来研究如何开展全面的生态环境教育,构建儿童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目标、原则及方法。

  二、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

  儿童生态环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儿童心理生态。儿童生态环境教育应使儿童在自然、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在知识方面,使儿童初步了解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性,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平衡性,人类生存对环境的依赖性;了解人口、资源、能源和污染等问题,培养儿童初步的环境意识,能关注环境问题。在态度方面,让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自信品质,对同伴热情友好,与父母相处融洽,激发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萌发儿童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儿童形成爱护生活环境的良好意愿和行为习惯。

  三、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向儿童传授粗浅的生态环境知识,帮助儿童获得人类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如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儿童不可能离开家,没有伙伴、没有朋友而独立生活。帮助儿童获取与环境相关的一些常识,如生态平衡,资源、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等。

  (2)培养儿童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意识,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

  (3)培养儿童简单的生态环境道德行为习惯。

  (4)激发儿童热爱、珍视生态环境的美好情感。

  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儿童主要通过直接感知、直接经验来学习,教育环境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对儿童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儿童。在直接的环境中,儿童将获得深刻的教育印象。

  (2)教育内容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给予其粗浅而非精深的知识。如可以给儿童讲解有关“温室效应”的知识,科技发明如冰箱等对人类的影响,但对于儿童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要强行灌输。

  (3)为儿童提供正面积极的范例。儿童喜欢摹仿但分不清正误,生态环境教育也不宜过多地介绍污染、阴暗的事实,尽量用正面的范例去激发儿童积极美好的情感。

  四、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它既要适合于儿童的生理心理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乃至未来社会的需要。除了一般的教育原则外,儿童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构建应有自己特殊的原则。

  1.生态环境相关统一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其中,人是一个核心因子。课程应集中广泛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生态关系,有自然、有生物才有了人,才有了社会。社会不断发展与自然相互作用,生产力、科技与传统不断碰撞而一次次推动社会进步,这些与人有密切关系。因此,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应以人为中心,推动个体社会化,为儿童构建一个人生的生态网。

  2.综合性原则。幼儿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应是综合的,应以综合主题活动来设置。从整体到局部,让儿童了解、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大致框架,然后再局部对号入座,整体教学。如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可以发散开让儿童了解能源、人、资源、不同的职业等。设计多次相关活动,培养儿童的整体思维,以一带多,从中心辐射开来,构建一个内容生态网,从而使儿童整体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

  3.特殊性原则。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异。应了解儿童现有水平及社会发展需要。许多地方进行的生态环境教育有失偏颇,有的偏重于介绍传统常识,有的则侧重于环保教育。儿童生态环境教育应在全面认识自然、社会和儿童心理生态基础上,依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构建,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个方面,农村尤为欠缺。另外,对不同儿童也应有所不同,尽量做到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4.多元文化价值原则。引入多元文化,把中国与世界相联,让儿童知道世界各国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一样,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各国相互合作,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五、教育形式

  1.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学习即是游戏,应让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角色的扮演在假想的世界中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制约性。

  2.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儿童生态环境意识及态度,如通过饲养小动物,让儿童明白什么是爱。

  3.观察、感受。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它提供直接的教学内容,让儿童充分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吸取精神营养,受到深刻的教育,也可运用本地丰富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

  4.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图声并茂,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它可以扩大儿童的认识领域,化静为动,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5.综合主题教育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家庭、幼儿、社会有机结合,三维度生态环境相互渗透,这样才能使幼儿生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 吴建成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