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你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的面子?(深度好文)

2016-01-13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你还在培养别人家的孩子吗?有一种人生的遗憾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彤彤为啥奥数学得那么好?你看看,刘阿姨的儿子已经去美国留学,还拿到全额奖学金。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怎么就不学学人家孩子,学习好,还听话,不让家人操心。你看看你姑妈家的表妹,你还不如她的一个脚指头。你啊,你啊,笨死了

 你还在培养别人家的孩子吗?

 

有一种人生的遗憾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你看看,人家彤彤为啥奥数学得那么好?”
“你看看,刘阿姨的儿子已经去美国留学,还拿到全额奖学金。”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怎么就不学学人家孩子,学习好,还听话,不让家人操心。”
“你看看你姑妈家的表妹,你还不如她的一个脚指头。”
“你啊,你啊,笨死了,你看人家田田钢琴过了10级。”
你看看……还有好多的“你看看”。


亲爱的家长,你还在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吗?曾经,一个5岁的男孩从幼儿园回家后,发现爷爷病逝了。奶奶和家里的很多亲戚都让孩子去跟爷爷说最后的再见,男孩退缩着不肯向前,无论周围人怎么劝说,孩子一直向后退,哭着说“不要不要。”


见孩子这样,奶奶和其他人非常不高兴,指责道:“你爷爷那么爱你,那么疼你,对你那么好,爷爷病故了,你都不愿意上前去说再见,真是太不孝顺了,白疼了你一场。”

孩子仍然哭泣不肯向前,此时妈妈走上前来,抱起孩子在众人的指责声中离开了现场。


男孩的妈妈说:“当时我也很纠结,按照我以往的行为习惯,我一定会顺着大家逼迫儿子去和爷爷道别,但是这一次我选择了站在儿子一边。因为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待儿子平静下来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跟爷爷说再见,爷爷平时那么爱你,那么宠你?”孩子说:“躺在那儿的爷爷和我平时看到的爷爷不一样,我感到很害怕,他看上去很奇怪,脸色很白,他不是我的爷爷,我害怕。”


妈妈后来跟孩子解释:“那就是爷爷,人活着和死了以后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如果以后再见不到爷爷了,想不想最后看爷爷一眼?”


孩子最终同意了,第二天,孩子和爷爷的遗体道了别。


试想,如果孩子的妈妈当时逼孩子去见爷爷的遗体,后果会是什么?孩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恐惧、羞辱和羞愧,会被噩梦困扰,留下永久性心理创伤。

我听到这个故事,感到非常心痛,我们如此不了解孩子,在当时的场景下,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和需求出发,要求、评判和指责孩子,没有人静下来想想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亲爱的妈妈们,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和理由,也许你不理解,也许你感到非常生气,也许你不认同,但孩子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教育孩子,父母不要碍于面子,怕别人说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没有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在这个世界上,孩子只有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在任何时候,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记住,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


站在孩子这一边,不是纵容孩子,也不是鼓励孩子犯错,而是停下来,给孩子一个机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理由,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从行为背后,去了解产生的想法和动机,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建立可以真心交流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地引导他,帮助他。


请记住,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我们做得多好,孩子多乖,多听话,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他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独立应对生命中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情。

你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的面子

 

也许很多家长不太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孩子很少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自己。近80%的家长以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发泄不满和满足自己的期待与需求,也为了让自己在同事面前有面子,为了不让自己在家长会上丢脸,为了在同学会上可以吹嘘,为了完成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所以极力把孩子变成一个可以展示的产品,或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渠道和工具,始终没有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主体和独立的个体,没有考虑到孩子内在的需求和心声。


他明明是苹果,你认为西瓜个头更大,口感更好,更解渴,于是非要把他培养成西瓜;他可能只是一株雏菊,可是你喜欢牡丹,艳压群芳,硬是希望他变成你喜欢的牡丹;他也许是一条鱼,可你希望他成为一只鹰……

你需要认真地反思一下,你期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发展,是不是只是为了你的面子而已,你是否真的思索过,你到底要孩子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还是让孩子呈现他本来的素质和天分,是一只鹰就让他飞上天空,是一朵玫瑰就让他尽情绽放,成为最好的自己。


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不如抱抱孩子好好睡一觉

 

孩子的不自信都源于父母的比较,也许爸爸妈妈们有口无心,但这些话语像魔咒一样在他们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小雪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今年28岁的小雪海外留学归来,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策划总监,看起来聪明、能干,但其实她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你看看你,你怎么不如人家!”这个声音太熟悉了,在小雪的耳畔响了20多年。


小雪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忙于事业,把她放在了爷爷家。爷爷家有一个小她,6个月的表弟,表弟长相堪称完美,大大的眼睛,深深的双眼皮,浓浓的睫毛,高高的鼻子,圆圆的脸;再看看角落里的小雪,眼睛小小的,脸蛋瘦瘦的,刚生下来时奶奶说:“这孩子太瘦了,怎么感觉脸上的皱纹比我的还多?”表弟不但长得可爱还聪明嘴甜,得宠自是必然,从她记事起,听见爷爷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看看你弟弟,再看看你,怎么差距这么大?唉!”边说边摇头叹气,爷爷是当地很出色的专家,在他的眼中,只有弟弟才是人才,而她这个孙女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从那时开始,小雪便开始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除非哪一次哪一点像表弟了才算好。从记事起,她唯一能感受到自己有价值的事是冲马桶比弟弟冲得干净,由此得到了爷爷奶奶意外的表扬。长大后的小雪无论怎样优秀,可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苛责和评判。

其实,每个自卑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几乎所有问题都来源于童年时家长对孩子的指责、评判,尤其是比较。也许你随口一句“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发泄了自己当时的情绪,殊不知在孩子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我曾问过很多家长:“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得到的回答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激励孩子奋发努力。我又问:“如果你爱人对你说,你看看隔壁老张家的媳妇,长得多漂亮,还能干,非常贤惠,对公婆也很孝顺,你看看你长这样也就算了,贤惠和能干和人家也差得太远了。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受到激励,从此奋发图强以老张的媳妇为榜样,好好努力做个好老婆吗?”一般得到的回答是:“她好,你找她过去呀!”本来还在做饭,饭都不做了。


为什么“榜样”在自己身上激起的是愤怒,而不是动力?


与其花时间和精力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如抱抱他,和他聊聊天,流露支持、接纳的眼神,温暖和爱的怀抱,这才是孩子一生爱的源泉和成长动力。其实,每个孩子刚出生时原本都是钻石,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被成人不断地否定、批评、比较,童年时被爱、被赞许、被保护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再是什么钻石而是玻璃,错误的认知和信念会一直影响成年以后的所有工作、生活以及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美国著名心灵导师 Deepak Chopra(迪帕克·乔普拉)说过:“我们今天现在的样子不是我们刚出生时婴儿的样子,而是被大人放在一个错误的容器里挤出来的变形样子。”我们来到人世间犹如一次因公出差,千万不能忘了完成这次出差的主要任务是找回自己最初的钻石般的样子!

  

花开有时,请尊重孩子本来的进程和样子

 

生命犹如在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盛夏,有的开在秋天还有的开在严冬,正是因为在不同的季节盛开,使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富。


很多时候,父母因为外界嘈杂的声音,急于让孩子去绽放,却忘了花开有时。请学着放下评判,接受每一个生命本来的样子,看到每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别因世俗观念盲目地追赶和攀比,在孩子的心里种下自卑的种子。

我们希望孩子在学校里成绩第一,又希望孩子有成功、幸福的人生。环顾四周,你认为成功的人里,有多少是当年班里、学校里的第一?


每个生命都有他独特的纹理和属于他的旅程。


不是少年得志者就真的会得福,也不是上了名校,找了好工作的人就一定快乐。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不管命运怎样坎坷,不管上了什么学校,做了什么工作,都能安然应对,不离不弃,能够放下过去、享受当下、不忧未来的能力。


没有哪一个生命比另一个生命更值得称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唯一,他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他,不比任何人少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完完全全接纳孩子拥有的一切,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不管他在什么季节开放,我们都欣然欣赏。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亲子早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