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做水还是做槌?

2015-12-18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泰戈尔: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这句话在教育界很有名,对于教育而言,疾声厉色的批评,就是槌的打击,他不会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趋完美,它换来的只是相互撞击后愤怒的火花,因此教育更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父母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像水一样的载歌载舞而不是槌

       泰戈尔:“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这句话在教育界很有名,对于教育而言,疾声厉色的批评,就是“槌的打击”,他不会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趋完美,它换来的只是相互撞击后愤怒的火花,因此教育更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父母——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像“水一样的载歌载舞”而不是“槌的打击”。因为,水是坚韧的,所以才能够水滴石穿。而这份坚韧在父母的教育里,就成了宽容和等待。等待,需要父母对孩子拥有“哪怕一千次的失败,也坚信还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般的信任。再者,“载歌载舞”是欢愉的,是轻松的。试想,人的心绪在欢愉和轻松中总是胜过在愤恨和敌视中。  
记得小宝两岁半时,刚刚学会用调羹和筷子吃饭,妈妈就要求她吃饭时必须规规矩矩。但是小宝却经常故意捣蛋,会扔掉筷子和调羹,妈妈就会更加严厉地教育她,结果,有一次吃饭时,小宝突然很认真地跟妈妈说:“小宝吃饭时,喜欢扔筷子调羹,侬讲哪能办?”说完双手一摊!妈妈瞬间凌乱了……

     后来妈妈反思自己,由于自己职业的关系,对待小宝一直很严厉。从小就给她“做规矩”,不允许她越雷池一步。妈妈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是违背儿童的本性的,是对孩子的压制!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受到成人的压制。而可怕的是,人们居然对此毫无察觉。”“大人认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比孩子好,所以就会把成人的行为模式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接受大人的控制。”“大人习惯于自以为是地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如果一个孩子在由大人控制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的许多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孩子的必要需求不只是来自于身体方面,更重要的还有来自心理方面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对孩子今后智力和道德精神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妈妈在小宝的这个行为里面看到两点,一个是她乱丢东西,一个是她撒谎,所以妈妈其实是打了她的小手了。但是后来,在学习过一些相关的知识后,妈妈发现,妈妈没有很好的理解孩子,妈妈也对自己的行为深刻地忏悔了。对于乱丢东西这一点,大人或许觉得,这样的孩子应该受到惩罚,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其实大人往往不能了解孩子某些行为的真正用意,就自认为这些行为说明了孩子不乖。其实,等孩子长大后,有些缺点就会自然地消失,那么现在也就没有必要纠正孩子的缺点。就比如成人肯定不会在吃饭的时候把餐具丢到地上去。当我们开始接受和了解孩子,就会慢慢知道我们有许多纠正他们缺点的措施都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明白,有一天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守礼、明理的大人。另外对于撒谎这一点,大人只知道跟谎言作斗争,却忘了这些谎言背后的原因。它们只是孩子面对成人攻势所做的自我保护。但是这样说谎的儿童却往往会受到责备甚至是体罚。
从小宝两岁到三岁,妈妈记录下小宝的言行,常常是心怀敬畏地去记录的,因为妈妈不知道她的脑袋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思想,而这些并不是大人教给她的。事实上,对于儿童的大量研究依然不能完全把“儿童”这个神秘的生命体了解清楚,关于儿童依然存在大量未知的东西,他们的心灵中也有大量我们不甚了解之处。大人们把儿童看做是心灵里空无一物、有待于他们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事实上儿童有一个内在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3岁的孩子内心有一个“老师”,一直会准确地引导着他们,这个时候,大人其实是不需要过多去干涉孩子的自由的。
记得也是两岁半的时候,妈妈去医院做胃肠镜。临出门,妈妈关照小宝:“妈妈去医院了,你在家里乖乖的哦!”小宝问:“妈妈哪里哇哇(“坏”的意思)了?”妈妈答道:“妈妈肚子哇哇了。”小宝立刻关切地问:“妈妈是不是把手指头放在嘴巴里了?”哈哈,妈妈被逗乐了,这小家伙也太会学以致用了吧?因为大人们经常会跟小宝说:“不能把手指头放在嘴巴里,否则就会肚皮哇哇”小宝就把这个知识进行了迁移,她认为妈妈肚子不好也是因为把手指头塞进了嘴巴里。

    
     以前妈妈也觉得自己是老师,自己懂教育,所以一直要小宝沿着自己规划好的方向去发展,后来妈妈发现了孩子内心的神秘之后,在阅读了很多书之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自己在居高临下、不适当地介入和干扰了孩子的发展,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必然会受到压抑。妈妈就赶快调整自己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是亡羊补牢,不知道晚不晚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大脑里想得东西远比我们了解的要多得多。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Alison Gopnik 2012年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中指出:“婴儿是摇篮里的科学家”,这不是比喻,真实情况是婴幼儿学习的方式本质上可能和科学家一样,他们天生会根据体验到的事物中提出假设,搜集相应证据,通过试验(玩耍)验证假设。因为科学家做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实验——验证问题、提出观点的过程。而婴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这种科学的思维。比如,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地上的东西,先想这是什么,再拿起来看一看、闻一闻、捏一捏,甚至放到嘴里咬一咬,如果不好吃再吐出来,这就是提出问题——尝试——得出结论的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是十分相似的。
大家也许会惊讶,那么小的孩子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的呢?科学家们观察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光是灵长类,包括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希望从它们身上得到启示。他们捕捉了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乌鸦,这种乌鸦是唯一懂得在野外制作工具的非灵长类动物,它们会折断、修剪树枝,以及摘取带刺叶子当做镰刀挖昆虫。科学家将这种乌鸦与同为禽类的鸡比较后发现,乌鸦的脑容量与体重之比更大,成熟期(相当于孩童期)是两年,在寿命中所占时间比重较大,而鸡的成熟期则很短。可见,孩童期越长对认知发育越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尊重孩子的成长自然周期,用“水”一样的教育,使他自然而然地成熟,而不要急着去用“槌”严厉地敲击,急于“催熟”孩子。对于孩子而言,在水一样的载歌载舞中轻松愉悦地长大,可能他才会成长得更健康。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亲子早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