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隔代的爱

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由孩子单独睡觉引起的……       妈妈:都说隔代亲,我父母对我儿子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子从生下来就由我妈抱在怀里哄着睡,后来发展到不仅要抱着,嘴里还要哼歌。每次将他放下就醒,醒后又哄。我跟父母谈了几次,希望他们不要再抱着哄他睡觉,父母虽然嘴上答应,但每次都在儿子的哭声中败下阵来。今年6月,我把儿子接回家,因为他要上幼儿园了,我和先生决定训练他单独睡觉。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现在儿子基本能自己独自睡觉。其实让孩子单独睡与给孩子断奶是一个道理,要做到说断就断,绝不给他反复的机会,时间一长,他就适应了。       爸爸:我35岁才有儿子,自然是很爱他的。但我总认为“喜欢要放在心里,而不是流于表面”。每次去丈母娘家,总感觉两位老人太宠他,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老人只会一味顺从。就拿睡觉这件事来说,其实我也是心疼二老,不但白天围着孩子团团转,而且到了晚上还睡不好觉。我跟丈母娘提议让孩子单独睡,但她不同意,理由是“还怕他以后不会自己睡吗”。话说回来,老人带孩子确实让我们放心不少,儿子这四年来从没有磕到哪儿,碰伤哪儿。不过,相比之下,儿子也确实比同龄的孩子要胆小些,自理能力稍差些。       外婆外公:我们老两口也算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年轻的时候只知道忙工作,不知道疼小孩。现在有了第三代,就想要把所有的爱都给他。宝宝睡觉的问题的确是让人感到头痛,但哪个小孩不是这么过来的呢?以前的住房条件不好,小孩都是跟父母睡在一张床上,长到很大了才分开睡。我女儿嘴里喊着要让孩子自己睡、要独立,她自己小的时候不也是和我们睡到快十岁才分开的,现在不也蛮好的吗?外孙现在毕竟还小,随着年龄增长他自然会独立的。       说到祖辈,有人把它与“行动不便、思想落后”画等号。事实上,2004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报告 《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显示:上海市的祖辈主要教养人的平均年龄约为53岁。报告指出:祖辈主要教养人的年龄大,但并非年老体弱。就这点来说,祖辈并不等于传统印象中的老人。       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他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树大自然直?       老人很难放弃的责任感有时让他们习惯将孩子自己能做的一些事情替代和包办掉,于是就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整理;孩子自己能走,老人非要抱着孩子上下楼梯;吃饭的时候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老人拒绝改变这些状况最常用的支撑理论就是“你以前就是我这么教育的,现在不也长得好好的吗”。       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生活中的事情,孩子的现有水平可以让他独立完成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孩子有潜力去做,可是凭他现有水平无法独立完成,成人再创造适当的条件帮助他解决问题。后者的“帮助”并不等于替代和包办,而是让孩子先从尝试开始,能做就自己完成,完不成的话成人再进行协助。渐渐地,孩子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敢于尝试和锻炼,而不是总依赖别人的帮忙。       沟通是王道       对于隔代的爱,也许子辈会有种种抱怨: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放纵,总是倚老卖老,认为自己养过孩子就是教育专家……
    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责任人是他的父母,祖辈只是参与者。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相反的情况:父母或是忙得早出晚归,将孩子“全托”给老人;或是图省心,“解放”自己,让老人做保姆。既然自己都无法做个完美的父母,又怎能苛求老人十全十美呢?带孩子并不是老人的义务,这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对此应该表示感谢和肯定。       对于教育方法上的冲突,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各自的方法,看看谁的效果好。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及时跟老人沟通,交流育儿观念。分歧很大时,自己设置一个底线,超出了再站出来说话,其他小问题则可以大而化之。良好的沟通并不等于父母就不需要在孩子的身上投入精力了,像家长会、亲子活动、幼儿园举办的讲座这样的活动,孩子的父母最好亲自参与,而由于时间的问题,像孩子的接送可以拜托给老人,但千万不要把应尽的养育职责统统抛给老人。   两代人面对面       我们有优势     陈亦楠爷爷:     我认为我们老人是有优势的:一是老人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二是由于没有工作、生活压力,心态上比较放松,因此我们更能有耐心;第三,我们老人在历尽沧桑后有返璞归真的愿望,是“老小孩”,特别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现在的祖辈爱孙辈的程度远远超过子辈,这也是正常现象,但不能溺爱孩子、惯坏孩子,只有这样,老人在隔代教育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我把孩子的事情包了     董丁易奶奶: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自理能力这么差?原因是好多孩子由我们这些老人带,非常宠,没有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并且只注重智力培养,生活中的事不给孩子学习、参与的机会。其实四五岁的孩子很喜欢表现自己,乐意自己动手尝试,像脱衣服、穿鞋、洗脸、洗手等。这些孩子成长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具体落实到自己孙子的身上时,就出现了偏差:孩子不肯吃饭,我生怕饿着他,就一口一口地喂;早上为了早点送他去幼儿园,他的所有事情我全包了;晚上,他甜甜地叫几声“奶奶”,我又是喂饭、又为他洗澡、穿衣服、哄睡觉。所以像这些由老人带养的孩子自理能力就比较差了。       鼓励是关键     闾俊祺奶奶:     我虽然非常疼爱孙子,但并不惯他,而是爱的成分加点严厉。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也要为孩子的父母考虑,什么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想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孙子在两岁多就学会了用筷子,自己吃饭,穿衣服、袜子、鞋子等,在上幼儿园托班时,就能自己洗脸、刷牙、系纽扣,到后来还会自己洗澡,帮我做一些家务,如倒水、扫地等。总之,他能做的我都大胆放心地让他做,一次两次做不好,我就说:“没关系,慢慢来,你一定能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最光荣、最快乐的。”       耐心沟通 表明立场     李欣童妈妈:     在家里的时候我要求宝宝自己吃饭,但是她随便吃几口就钻到桌子底下玩,或者吵着看动画片。要是不满足她,她就不吃饭,甚至把嘴巴里的食物故意吐在地上。她爷爷心疼她,往往就会满足她的要求,允许她边看电视边吃饭。于是,孩子坐着看电视,爷爷在旁边喂她。一碗饭全部吃完,老人就会觉得很欣慰。他觉得只要孩子多吃,随便怎样都行。我觉得我们应该经常和老人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更重要的是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多亲子教育少隔代教育——教育孩子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事。       老人也有好方法     孙宇爸爸:     我和爱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儿子基本上是外公外婆带,穿衣服、刷牙、大小便等这些事情儿子基本能自理。老人的身体不好,所以儿子每次上幼儿园都不要老人抱,不管刮风下雨,即使生病了也坚持自己走。有一次儿子发高烧,我抱起他就走,这时儿子突然说:“爸爸累,我自己走。”看到儿子天天在进步,渐渐懂事,我觉得只要教育方法正确,老人也能培养出好宝宝。   祖辈教养双面胶       正面       祖辈影响孩子做事耐心细心。祖辈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做事较细致,考虑问题较周全,长期下来,孩子受祖辈的影响,也容易形成仔细的习惯。     祖辈注重孩子饮食,有利于孩子营养均衡。祖辈大都退休在家,有较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并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做孩子喜欢吃的菜。     祖辈关爱孩子,有利于孩子情感发展。祖辈们对孩子大都关心、体贴、热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情绪变化关注得比较多。     祖辈教养多以鼓励为主,有利于孩子自信心、安全感的建立。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多以鼓励、表扬为主,较少采用暴力、惩罚手段,以正面教育为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负面       祖辈对孩子过度关爱。教育第三代时,祖辈想补偿自己做父母时的缺失,对孩子尤为宠爱。     祖辈喜欢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易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祖辈认为孩子还小,许多事情还不会做,或者怕孩子闯祸,因而会剥夺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整理玩具的机会。     祖辈喜静不喜动,孩子缺乏应有的运动能力。祖辈由于年龄比较大,大都喜欢安静的活动,因而孩子跟随祖辈往往运动量少。     祖辈过度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孩子缺乏一定的冒险精神和探索能力。祖辈特别重视孩子的安全,孩子跑快怕摔了、玩泥巴怕脏了,孩子的探索意识和冒险精神容易被抹杀。   在爱的前提下 文/徐玉杰(浦东新区金童幼儿园)       隔代教育家庭的现状大约可以分成四类:日夜均由祖辈照顾,父母很少回家照顾,为全托式;白天由祖辈照顾,晚上由父母照顾,为日托式;平时由祖辈照顾,周末由父母照顾,为周末式;平时主要由祖辈照顾,父母不定期回家看看,为主次式。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4岁的女孩,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把孩子交给外祖父母照顾。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注意力分散、胆小、不合群、进餐无兴趣、游戏无热情。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我跟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改变养育环境和方式。由隔代教养为主转变为亲子教育为主。尤其是孩子晚上睡觉的这段时间,由父母来照顾;第二,增加父母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增强孩子的安全感;第三,加强父母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引导孩子学习与伙伴的交往,体验与他人的感情交流。经过一年多的家园合作和亲情教育,这孩子的积极情绪得到调动,亲情依恋增强,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父母的亲情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婴幼儿时期(尤其是0~4岁)是与父母建立成熟的依恋感的关键期,孩子早期情感发展和性格形成,父母的依恋和关怀,是其他人不可代替的。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父母,在爱的前提下,请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吧。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亲子早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