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幼升小家长患“新生恐惧症”

2008-10-10 来源:转摘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9月1日马上要到了,女儿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现在我感觉很紧张,好像是我要去读小学似的。不知道其他爸爸妈妈有这样的感觉吗?”一个名为“孩子上小一,你紧张吗”的帖子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近段时间,家长圈子里关于开学的讨论异常热闹,许多家长坦言“自己比孩子还要紧张”。

  恐惧一:鸣响高考长跑发令枪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开始读书就是走上了一条漫漫长路,这条路的终点就是高考。家长董女士告诉记者:“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说,爸爸妈妈要牺牲一点自己的时间,多陪陪孩子,抓紧功课。高考成功是一步步做起的。”

  当然,也有家长更“深谋远虑”,早早就盘算起“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高级白领”的成长路径。孩子上小学,意味着这场赛跑的发令枪鸣响了。

  恐惧二: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

  孩子上小学,意味着他不再是幼儿园里无拘无束的小朋友,而要做一名遵规章、守纪律的小学生。于是,许多家长的烦恼又来了。“宝宝原来一直无忧无虑的,在幼儿园不开心就不去了,可如今天天要上学。在学校里,孩子比谁会乐器谁会奥数,我真怕孩子会受不了。”许多家长在网络上发出这样的担心,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新朋友,他们觉得孩子会无法适应,产生消极厌学情绪。

  恐惧三:自己从此当陪读

  “家长会上,老师说没有书面作业,不过语数外每天都要家长帮着预复习、听磁带、练口算,晚上8点要上床睡觉。我和孩子妈妈觉得太难了,每天下班回来就像打仗一样。”家住普陀的翁先生接到小学老师的“指令”之后自然不敢怠慢。可是自己平时工作已经忙得“四脚朝天”,孩子的妈妈也是“下班没点”。“原来我们每天会把要做的事情写在题板上,现在少了陪吃、陪玩,多了陪读、陪听、陪练这么多新的内容,题板上都写不下了。”

  小学校长:让孩子快乐每一天

  “造成幼升小家长焦虑和无所适从的原因非常复杂。”上海师专附小校长韩新文分析说:首先,部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不信任,对孩子上学后能否受到好的教育心存疑虑;其次,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些家长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不抓,后头来不及”的片面观点,精神压力比较大;还有就是跟风心理,你的孩子会奥数,我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攀比到后来自然会紧张兮兮。

  其实,现在小学的学习准备期给了孩子和家长比较充裕的过渡时间,学校教育日益人性化,以学生为本。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安排孩子入学以后的生活,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使孩子感觉每天有长进。不要急功近利,避免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那样做的消极影响会很深远。

  心理专家:家长心理也要“软着陆”

  瑞金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金武官教授在咨询中发现,不少从幼儿园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普遍对小学学习有既盼望又害怕的“双重心理”,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入学障碍”。也就是因为怕孩子出现“入学障碍”,许多家长出现了担忧、焦虑的情绪。有一位家长为了让儿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在暑假里就早早地对他进行了训练,结果孩子因压力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

  要消除“入学障碍”,家长和学校老师要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家长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要尽可能理解孩子,多与其交谈,对进入小学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一些预案,即让孩子从幼儿园“软着陆”到小学,逐步适应新的生活。

 

(中国学前教育网网讯)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