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

2012-11-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童话作为最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是幼儿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

  童话作为最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是幼儿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儿童(欣赏主体)在欣赏童话作品时究竟有哪些特点缺少专门的研究,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童话欣赏活动的盲目性、程式化和简单化。为此,笔者以文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以及儿童文学接受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对3—6岁儿童在童话欣赏过程中的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儿童童话欣赏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儿童童话欣赏的特点

  在研究中,笔者根据童话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结构,选择了简单型、重复型和复杂型三类童话(依次为《小蚂蚁和豆芽兵》《会动的房子》和《白色的蛋》),让3—6岁儿童(每个年龄组抽样选取20名儿童,共60名儿童)倾听童话录音。笔者随时观察、记录儿童在听故事时的表情和行为,并要求儿童听完录音后完成以下任务:①在与故事内容有关和无关的备选小图片中,挑选出与故事有关的人物、事件、背景图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排列顺序,再要求儿童把听到的故事完整地讲一遍,以了解儿童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情况;②把故事的最后一段内容画成图画,再对图画进行解释,以了解儿童在符号与表象的转换中,为故事添加了哪些想象的成分;③在与故事内容有关的和无关的拟人化“人物情绪脸谱图”中,根据故事情节挑选合适的情绪脸谱图,并用语言描述,以了解儿童对人物情绪的识别能力和匹配能力;④针对故事人物回答“你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以分析儿童对故事寓意的理解。通过小样本的调查,笔者初步发现3—6岁儿童的童话欣赏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感知的特点

  笔者在“感知”项目的调查中发现:①在对人物的感知上,3—4岁儿童都知道作品中有哪些人物,但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等细节缺乏完整把握;5—6岁儿童对作品所有人物细节的感知才逐渐丰富起来。②在对环境的感知上,儿童普遍能感知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但3—4岁儿童对环境尚不能准确把握,如在故事《小蚂蚁和豆芽兵》中,他们把小蚂蚁、蚂蚁爸爸妈妈和蚂蚁哥哥姐姐一起随意地放进红手套房子里;5—6岁儿童则能按故事原文把蚂蚁们摆放在各自的“房间”。③在对情节的感知上,多数3-4岁儿童常常只记住作品的高潮,忽视作品的开头和结局,有的还颠倒了事件的顺序;5—6岁儿童对情节感知能力很强,能将童话的所有事件有序地、完整地讲述出来。另外,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情节”感知项目上的平均分都要大大高出“人物”“环境”感知项目,这是因为儿童往往对传奇般的、新鲜的、刺激的故事情节发展有一种预期。同时,儿童更易接受也更加喜欢声音、色彩等形式美特征鲜明的童话作品,这一点在年龄越小的儿童身上体现得越明显。

  (二)想象的特点

  从调查结果看,儿童童话想象有两个倾向:①自我性,即儿童在接受作品时,往往把自我的、主观的经验投射到作品中,因而常常出现一些与故事无关的联想。这些情节是原文中没有的,但完全是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的再现,说明他们的想象带有自我的、主观的色彩。②游戏性,即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将作品中的人物转化成手中的玩具,然后进行一场搭积木式的游戏活动。笔者在调查中观察到,儿童如同“搭积木”一般,把“小蚂蚁”“甲壳虫”和“豆芽兵”当成手中的玩具,边画边讲,边讲边画,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故事一一描绘出来。

  (三)理解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童话理解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一方面表现为从自我经验层面向社会价值层面发展,具体来看,3—4岁儿童只能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理解,如问到喜欢谁时,多数儿童回答喜欢小蚂蚁。追问为什么喜欢小蚂蚁时,有的说:“因为可以拿到手上玩。”有的说:“因为小蚂蚁不咬人。”这时,他们的理解常常和作品的意蕴没有多大关系。5—6岁儿童开始能从社会价值层面理解作品,真正感受到作品蕴涵的所谓“人性”的东西,他们几乎一致地选择了“豆芽兵”,因为“豆芽兵帮助小蚂蚁赶走甲壳虫,帮助小蚂蚁搬房子”。另一方面表现为从具体形象向理性抽象过渡,但仍然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他们的理解是和作品中的形象分不开的。而少数5—6岁儿童能离开具体形象,作出概念性的理解,如:“粗心大意不好。”“关心帮助别人是好的。”

  (四)情感的特点在研究中,“情感”项目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共鸣,二是情感识别。儿童在情感共鸣方面表现出两个特点:①易“入”难“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达到了“忘我”“入迷”的境界,儿童忘记了这是一个虚构的、不真实的童话世界。比如他们在倾听和复述《小蚂蚁和豆芽兵》时,表情、语调和语气一直随着“小蚂蚁”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为什么儿童欣赏作品时情感如此投入呢?美国文学理论家乔治·普莱认为,“在他们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甚至不能很好地将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区分开来,他们时常将艺术中描写的人物、事件当作真实的现实来感知。”②有一定的年龄差异,5—6岁儿童比3—4岁儿童情感反应强烈。3—4岁儿童在倾听和复述故事时,面部表情远远不如5—6岁儿童丰富,甚至有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在情感识别方面,3—4岁儿童中近半数只能识别童话中大多数人物的情感模式,只有个别儿童能识别作品中全部人物的情感模式;5—6岁儿童中有半数以上能识别作品中全部人物的情感模式。因此,年龄较大的儿童产生的情感共鸣也相应地要强烈许多。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小、中、大班儿童童话欣赏的年龄特征作了进一步归纳。①小班儿童在欣赏童话时,不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文学意象,对声音、色彩等形式美属性十分敏感,基本没有创造想象的成分,甚至产生无关想象,常在经验和形象的基础上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情感认知水平与情感共鸣水平都较差,不能真正进入欣赏情境。②中班儿童差异较大,有的儿童童话欣赏水平接近或相当于大班儿童的水平,有的仍停留于小班阶段,可以说中班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③大班儿童在欣赏童话时,感知完整,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文学意象,特别对情节这一难度较大的内容美属性的感知水平大幅度提高,有一定的创造想象成分,能填补作品“空白”,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个别儿童甚至能以理性语词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情感认知水平迅速提高,情感共鸣强烈,很快就能进入欣赏情境。从总体来看,小班儿童的童话欣赏水平较低,中、大班儿童的童话欣赏水平迅速提高并且较为接近。这就说明,以4岁为界,4岁之前儿童(即小班儿童)的童话欣赏处于一种阶段水平,4—6岁儿童(即中、大班儿童)的童话欣赏处于另一种阶段水平。这与皮亚杰对2—7岁儿童前运算阶段的两个子阶段的划分是一致的,他将2—4岁阶段看作是象征思维阶段,4—6岁阶段看作是直觉的半逻辑阶段。本研究的这一结论表明,对儿童来说,童话欣赏心理的发展与认知心理发展有密切联系。

  二、教育建议

  通过分析儿童童话欣赏的特点及年龄阶段特征,并根据在儿童原有水平上促进儿童和谐发展的教育原则,笔者对儿童童话欣赏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目标

  1.小班:①让儿童反复感知同一作品,充分感受作品的色彩、声音等特征,并掌握大部分情节;②在直观形象水平上理解作品主要形象的意义;③专注地欣赏作品并获得快乐。

  2.中班:①充分感受作品,能创造性地想象和复述完整的作品和某些细节,感受生动形象性词语的美感并喜欢学说这些词语;②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理解作品形象的社会意义;③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对常见的情感进行选择和匹配。

  3.大班:①在广泛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创造性地复述作品,填补作品的空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②对作品形象的社会意义,逐渐从直观形象基础上的理解过渡到概念和现象基础上的理解;③能产生共鸣和移情,并能对复杂的情感进行选择和匹配。

  (二)关于内容

  1.小班:选择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生活经验,具有鲜明声音、色彩特征的童话,即具有音乐感和画面感,情节、情感变化单纯的童话。

  2.中班:选择形象奇特、较为夸张、情感变化丰富、情节发展较复杂的作品,篇幅可长可短,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儿童的需要。

  3.大班:选择题材广泛、情节与情感变化复杂的童话,作品篇幅可适当增加,可以给儿童欣赏一些中外著名童话的原着;增加作品数量,以满足大班儿童的童话欣赏需要。

  (三)关于活动组织

  1.小班:①创设亲切、温馨的欣赏氛围,吸引儿童的注意,激发儿童的情绪,使之尽快进入欣赏情境;②以适当的语气、语调,富有感情地介绍童话作品,充分表现作品蕴含的意味;③多次组织儿童欣赏同一篇图文并茂的作品。

  2.中班:①充分调动所有儿童的心理要素,使之与作品相互作用,使不同水平的儿童都能进入欣赏状态;②欣赏同一作品的重复量可根据作品的情节、情感变化的复杂程度和儿童兴趣灵活决定。

  3.大班:①适度加快欣赏进程,增加作品欣赏的数量,扩大儿童阅读面;②组织形式更为自由,可以在专门的文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日常用餐前后、午睡前、游戏后进行。教师指导可适当减少,鼓励儿童大胆复述、表演作品;③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使儿童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意蕴,学习精彩的语句,获得情感升华。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