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结网互动 优势拉动 整体推动 构建符合东营学前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2008-06-14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东营市位于黄河尾闾,渤海之滨,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在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教育被视为“立市之本,发展之源”。1996年基本实现“两基”以来,东营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由市财政转移支付3个多亿,先后启动实施了“布局调整”、“危房改造”、“校校通”、“农村远距离学生食宿”、“援助农村教育”等大型教育工程,并构建起了农村教师工资保障、经济困难乡镇学校运行经费补助和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全市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义务教育的迅猛发展刺激和催发了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渴求。为了打牢基础教育的“基础”,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2001年,东营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到2005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5年来,东营市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启动内力,开发外力,形成合力,逐步探索出了具有东营特色的“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的发展模式(简称“三动”发展模式),东营市学前教育在结构调整、资源整合、队伍优化、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5月,全市共有幼儿园(所)826处,其中省级十佳幼儿园3处、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13处、乡镇中心幼儿园37处;在园幼儿42316人,3至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3%,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东营实现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2004年3月份,我市接受了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学前教育工作专项试督导,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精心指导和较高评价;7月份,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暨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市托幼办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政府主导,城乡统筹,多元参与,构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一)政府认识到位,把学前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

  2001年,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到2005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2004年,市政府确定把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在内的“援助农村教育计划”列入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到年底,每个乡镇(街道办)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全部办好1处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前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各县区、乡镇政府也把农村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纳入了为民办的大事、实事。2005年,我市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立项督查,以确保到年底全市高水平、高质量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各县区纷纷将学前教育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如河口区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区政府将每年拨出100万元专款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并将从征收的地方教育附加费中列支部分奖励资金。垦利县将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确定为2005年度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并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

  (二)资金投入到位,夯实学前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高标准的示范性幼儿园。我市自1991年开始,市、县政府创办实验幼儿园,乡镇政府创办中心幼儿园。13年间,各级政府共投入近亿元资金,建成了3所省级十佳幼儿园、13所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3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举办1—2处高标准的示范性幼儿园,37个乡镇政府分别举办1处中心幼儿园。我市于1999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省级实验幼儿园建设任务。2004年市财政核拨450万元专款用于贫困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累计投资2146万元,新建16处、改扩建11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增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办园规模达261个教学班,可容纳1万多名适龄幼儿,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

  二是,设立专项经费,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市政府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扶持农村幼儿园建设,鼓励争创省级十佳、示范幼儿园,实施园长和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等。近几年来,市财政累计核拨专项经费700多万元用于扶持或奖励幼儿园建设。2002年,我市将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投资60多万元为全市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及部分教育软件。同年,我市将幼儿园园长、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了中小学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序列,设立园长、教师培训经费,每年选派部分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到高等师范院校接受高层次培训,培训费由市财政承担。2004年,市财政核拨450万元专款扶持全市6个贫困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05年共投入20万元依托山东师大教科院举办4期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岗位培训班,每期50人,目前已举办两期。同时设立76万元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励扶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构建多元化办园新格局。我市坚持“以政府办园为示范和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办园效益和保教质量”的原则,走多元化筹资办园的路子,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目前,我市已多方融资近2000万元办起了十几所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民办幼儿园,形成了国有公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民自主办园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和管理模式。对于民办幼儿园,我们本着“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原则,一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在登记注册、招生、评估定类、教师职务评聘和培训、教研活动、结对共建、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

  (三)政府督导评估到位,把各级政府的责任落到实处。

  一是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县区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行文,决定从2004年起,建立对县区教育工作的年度督导评估制度,将督导评估情况纳入县区党政领导年度政绩考核,并制定印发了督导评估细则,学前教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二是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落实情况纳入教育督政范畴。2003年,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下发了《东营市乡级政府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2003年至2005年,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分期分批对各乡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促使全市所有乡镇高水平、高质量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目前,全市已有20个乡镇(街道)通过了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市级督导评估验收。

  三是将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列为政务督查范畴。2004年,为确保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按期完成,市政府将其纳入了政务督查,实行周汇报、月通报、定期督查制度。一年中,市政府在三次市长办公会上研究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两个月内市政府连续两次召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调度会议;每月听取一次进展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发现困难和问题,研究推进措施。市教育局作为牵头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主动当好政府参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了工程顺利实施。一年中,全市累计投资2146万元,新建16处、改扩建11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规模达261个教学班,可容纳10440名适龄幼儿;总建筑面积达36426.75平米,其中2004年新增建筑面积19372平方米。

  四是把幼儿园建设列为创建小康文明村的重要指标。2004年起,市委将农村幼儿园建设作为创建小康文明村的重要指标,并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了对县区及有关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市文明办年底组织专项督查考评。为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市教育局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思路、创建步骤和推进措施。经过一年的创建,全市50个小康文明村的29处幼儿园全部达到了规范幼儿园标准,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99%,并充分发挥了对农村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是对县域学前教育工作进行诊断性评估。为推动全市五县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我市启动了县域学前教育工作诊断性评估,每年选定1个县区、抽取部分乡镇(街道)及其幼儿园进行评估。4月份,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诊断性督导评估组,对东营区3个乡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评估,并就诊评情况向区政府作了全面反馈,总结了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制约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快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建立城乡学前教育协同发展新机制

  “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是我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形成的具有东营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县、乡三级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覆盖农村各类幼儿园,形成上下联动、城乡互动、横向辐射、纵向贯通、结对共建、交流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指导和服务网络,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发挥市域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作用,以优质资源拉动全市学前教育快速、均衡发展和保教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我们建立了以13所国办的省级十佳、实验示范幼儿园为龙头,带动3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以3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辐射所有村办幼儿园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一模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高效性的特点,在一个全方位开放、互动式交流的学前教育体系中,迅速传递学前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发展、共同提高。主要有三项实施策略:

  一是城乡幼儿园结对,变被动辐射为主动迎接。全市13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分别与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结成了对子;每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本乡镇所属的村办园结成对子。示范园定期到被指导园指导教育活动、执教示范课等。被指导园经常性地到示范园观摩学习、参加教研活动、接受培训等。

  二是到基层幼儿园支教,变表面指导为深层影响。自2003年起,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联合,从市直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中抽调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学前教育工作落后的乡镇中心园担任副园长,支援基层学前教育,每期支教一年半。期间,支教人员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了解基层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带动实施。去年9月份,市实验、海河幼儿园、市府二幼的三位骨干教师分别进驻广饶县西刘桥乡、垦利县永安镇、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支教。2005年,又有两名骨干教师分赴广饶县李鹊镇中心幼儿园和东营区龙居镇中心幼儿园支教。

  三是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开放,变个体辐射为全面带动。全市13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每月重点开放1所。开放期间,幼儿园通过设立开放日、接待现场观摩学习、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园长作专题讲座等形式,带动幼儿园园长、教师素质的大面积提高。

  四是市教育局联系农村幼儿园,变个别行动为全局联动。今年3月份,市教育局建立了联系农村学校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每人联系一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定期到联系点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农村教育状况,指导学校、幼儿园搞好管理和保育教育工作, 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市教育局1位局领导和3位科室长分别与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立了联系。

  “三动”发展模式自实施以来,全市共举办示范性幼儿园开放活动105次,受益人数达4600余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00多次,受益人数达2800余人;示范性幼儿园向结对的农村幼儿园捐赠各类玩具、图书等保育教育设施价值50余万元,城乡幼儿园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三、增强素质,提升品质,突出特质,实现全市学前教育质量效益新跨越

  建设一支基本素质高、稳定性强的幼教师资队伍是推进学前教育现代化、提高保教质量的核心问题。我们紧紧扭住这个问题不放松。一是建立了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切实加强园长和教师队伍管理。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东营市幼儿园园长、教师考核意见》和《东营市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审定暂行办法》,严格考核和资格认定,统一建档管理,做到了持证上岗。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大大提高了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市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77%,比1991年提高了65.7个百分点。2002年,我市启动了名园长、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每年选派部分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到高等师范院校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高层次培训。2002—2005年,先后有近200名园长、骨干教师到华师大、山师大参加高层次培训。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幼儿教师待遇。首先,我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工资来源渠道。公办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工资上收到县统一管理。农村幼儿教师工资采取县区、乡镇统筹一部分、收费解决一部分、主办单位补助一部分的办法解决,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河口区按照全区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规定农村户口幼儿教师月工资不得低于500元,其中乡镇、街道承担60%,剩余部分由办园单位筹集或从幼儿园收费中解决。区政府已决定从今年起对农村幼师工资乡镇负担部分给予适当补助,以减轻乡镇财政的压力。
其次,在升学方面,自1993年以来,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幼师班每年拿出一定指标用于选招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成绩突出、相对年轻的在职农村户口幼儿教师。1993至2004年,全市共招收182名。自2002年起,每年招收40名,单独编班。目前,已有60名教师毕业后转为公办教师,回到所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作。第三,在利津县试行了幼儿教师养老保险、退休退养政策,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市推开,使农村幼儿教师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落实《纲要》要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从整体上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是新时期东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近年来,我们围绕师资培训、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请进来,走出去”,实施大面积骨干教师培训。先后选派300多名园长、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济南等地参加全国和省级《纲要》培训及新课程培训;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来我市讲学,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同时注重园本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扩大培训面,强化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培训效果。二是创设宽松环境,积极支持幼儿园自主改革与发展。幼儿园在实施全国、全省统一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内部潜力,积极探索园本化课程,如市海河幼儿园的良好习惯培养、东营区实验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利津实验一幼的主题探索活动等。我市先后参与了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等实验课题,为幼儿园接受专家指导、吸纳前沿理念搭建了平台。(2005年6月)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园长之窗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