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张雪门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

2012-12-08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曾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的幼稚教育分为4类:
   (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的的幼稚教育
   (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早在1929年,张雪门在《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同时明确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这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此后不久他在《幼稚教育概论》一书中又指出:“课程源于人类的经验,只为这些经验对于人生(个人和社会)有绝大的帮助,有特殊的价值;所以人类要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充实自己的生活,便不得不想学得这些经验,学得了一些又想学得了多些,而且把学得的再传给后人”。因此,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是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换一句话来说,课程是适应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不过这时他还没有明确提出“行为课程”的概念。直到1966年他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才明确提出什么叫行为课程的问题。他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它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爆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等,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都应该让他们实际去行动。因为“从行为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同时幼儿只有通过这种实际行为,才能使个体与环境接触,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基本经验。他还特别说明,“幼童一定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象。”至于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给予幼儿模仿和表演的机会,然而并不能代表人类实际的行为。所以,他要求教师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实际行为,要“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他认为“若教师真能做到这样,这便是行为课程了。”
    如何按照上述行为课程的要求组织幼稚园的课程呢?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有三: 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所以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了,反不能引起儿童的反应。第二、“当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所以编制课程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的需求。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式的经济和整齐,但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此后他于7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中,又在总结40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组织幼稚园课程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如:“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事前应有准备应估量环境,应有相当的组织,且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各种动作和材料全须合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 动作中须使儿童有自由发展创作的机会。各种知识技能兴趣习惯等全由儿童直接的经验中获得。”在这里他不仅提出课程及与儿童生活联系;须合乎儿童的能力、兴趣和自由发展的需要,还特别强调了课程须有目的、有计划有远大的目标。他在实践中还曾指导幼师生具体根据上述标准,拟定了《各月活动估量表》,即全年的课程表。在这些估量表中都将活动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儿童三大类:自然环境类包括节气、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类包括节令、纪念日、农作、家庭、店铺、职业、风俗、公共机关、学校;儿童类包括游戏和疾病,并规定了每月的中心活动。
    他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只有行为没有计划、实行和检讨的设计步骤,算不得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计没有实践的行为又是空中楼阁。所以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行为课程既经设计,则应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幼儿生长进步的自然的良好行为,指导进行。同时在进行中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由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系采取单元教学,它一般是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行为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幼儿的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以及常识等科的教材。但在实施时,则应彻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在各科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有关的材料,加以运用,适当配合幼儿实际行为的发展,使各科教材自然的融会在幼儿生活中,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从生活而发展,也从生活而结束。采用行为课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准备教材、布置环境、详拟计划;在课程进行中,教师要随时巡视指导,不重讲解,而着重指导幼儿行为的实践,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负责守法、友爱互助等基本习惯。行为课程的教学结束后,评量与检讨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此了解幼儿的知识、思考、习惯、技能、态度、理想、兴趣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至于单元的选择,则须配合教育宗旨、教育政策、社会需要及幼儿的能力。
    综上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这种课程理论,虽然从学校教学的一般规律看来,不是完全无可非议,但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来说,则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
    幼稚师范教育思想是张雪门的幼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研究幼稚教育如仅限于研究幼稚园教育,抛弃了师范教育,这无异于“清溪流者不清水源,整枝叶者不整树木,决不是彻底的办法”。张雪门的幼稚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他非常注意实践,从一开始起就从“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这一基本指导思想出发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对于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张雪门曾作了系统的论述: 
   (一)关于见习、实习的场所 他认为幼师生的实习场所应有4种单位:
   (1)中心幼稚园。幼稚师范设立的中心幼稚园是供幼师生获得教育幼儿的实际经验的重要实习基地。中心幼稚园的教师,既是幼儿的教师,也是幼师生的导师。幼师生通过在中心园的实践,可以奠定学习幼稚教育、从事幼稚教育、热爱幼稚教育事业的基础。
   (2)平民幼稚园。这是幼师生第二学年实践的主要场所。当时北平幼稚师范校内外共有平民幼稚园五、六个之多。它们均是借用正规幼稚园的园舍设立的,于是幼师生的实习活动便从商借园舍开始,然后进行生源的社会调查,宣传动员经济贫困的家长送幼儿入园来免费受教育。在幼儿入园后,幼师生则在园内轮流担任园长、教师、会计、采购等工作,通过这种实习可以使幼师生具有独立从事幼稚园各种工作的能力。  
    (3)婴儿教保园。当时香山慈幼院的婴儿教保园,收托初生到四周岁的儿童,规模较大、设备讲究,对婴儿的保健、营养、教育都很重视。在这里幼师生通过卫生保健、儿童营养、膳食烹饪、婴幼儿服装裁剪制作等方面的实习,可以了解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婴儿保教的基本常识。
    (4)小学。通过在小学的参观和实习,可以使幼师生了解幼儿在入小学前在知识、行为、兴趣、态度等方面应如何做好准备,为入学打好基础。除以上几种实习和见习之外,他还主张组织学生下乡举办乡村幼稚园,使学生了解农村迫切需要幼稚教育的情况,进一步体会幼稚教育的社会价值,从而坚定其要百折不挠地为幼稚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如何按照上述行为课程的要求组织幼稚园的课程呢?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有三: 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界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所以编制课程时如果分得太清楚太有系统了,反不能引起儿童的反应。第二、“当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所以编制课程时,应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的需求。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虽然这种经验不如传授式的经济和整齐,但对于幼儿来说,意义重大。 
    此后他于7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中,又在总结40多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组织幼稚园课程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如:“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事前应有准备应估量环境,应有相当的组织,且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各种动作和材料全须合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
    动作中须使儿童有自由发展创作的机会。各种知识技能兴趣习惯等全由儿童直接的经验中获得。”在这里他不仅提出课程及与儿童生活联系;须合乎儿童的能力、兴趣和自由发展的需要,还特别强调了课程须有目的、有计划有远大的目标。他在实践中还曾指导幼师生具体根据上述标准,拟定了《各月活动估量表》,即全年的课程表。在这些估量表中都将活动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儿童三大类:自然环境类包括节气、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类包括节令、纪念日、农作、家庭、店铺、职业、风俗、公共机关、学校;儿童类包括游戏和疾病,并规定了每月的中心活动。 
    他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只有行为没有计划、实行和检讨的设计步骤,算不得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计没有实践的行为又是空中楼阁。所以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行为课程既经设计,则应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幼儿生长进步的自然的良好行为,指导进行。同时在进行中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由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系采取单元教学,它一般是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行为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幼儿的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以及常识等科的教材。但在实施时,则应彻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在各科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有关的材料,加以运用,适当配合幼儿实际行为的发展,使各科教材自然的融会在幼儿生活中,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从生活而发展,也从生活而结束。采用行为课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准备教材、布置环境、详拟计划;在课程进行中,教师要随时巡视指导,不重讲解,而着重指导幼儿行为的实践,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负责守法、友爱互助等基本习惯。行为课程的教学结束后,评量与检讨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此了解幼儿的知识、思考、习惯、技能、态度、理想、兴趣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至于单元的选择,则须配合教育宗旨、教育政策、社会需要及幼儿的能力。
    综上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这种课程理论,虽然从学校教学的一般规律看来,不是完全无可非议,但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来说,则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 
    在三年中,他规定第一学年每周实习为9学时,分3次进行。先参观本校中心园的园址、园舍、设备、教具、教学设计、各科教学、游戏,以及教师的态度、技能、兴趣、习惯、仪表,及教师对幼儿发生问题的处理等,使幼师生对幼稚园有个基本概念。然后参观各类型的幼稚园,使师范生开扩眼界、扩充知识,研究、比较、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教育。最后是参与实习,每周有三个上午到中心园实习教育教学活动,以形成幼师生的基本观念和教学能力。第二学年的实习时间则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在平民幼稚园里,从建园到管理,都让幼师生独立完成。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一半时间在婴儿园实习,另一半时间到小学实习,使幼师生对幼稚园的两端都有所了解,知道如何使各阶段教育相互衔接;第二学期则全班下乡,开办农村幼稚园,使幼师生确立为城市平民及乡村农民的幼稚教育而献身的志向,忠诚于贫苦的劳动人民的教育事业。 
    张雪门把上述这种实习计划,称为“有系统组织的实习”,他认为这种有系统组织的实习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须有步骤,第二须有范围,第三须有相当时间,第四更须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同时他指出这种实习的进行步骤大体上可分为4大阶段:“第一是参观,时间为一个学期,其对象为建筑、教具、工具、材料等设备,师生的仪表、态度与兴趣,对幼稚生习惯积极或消极之处置,工作、游戏、文学等教学过程以及整个的设计。在这一时期指导的教师,应以担任实习的导师为主,幼稚园教师为辅。……在参观时期的师范生,唯一注重的是在培养对幼稚园的基本观念。第二是见习,时间也是一个学期,从供备材料开始,一直到整个设计活动中的参与。在这一时期指导的教师,应以幼稚园教师及担任实习的导师为主。……见习的地点,也以自己的中心或附属幼稚园为宜。第三是试教,我对这一时期定的是一个学年。凡指定幼稚园中的招生、编级、选材、组织课程、指导活动、编制预算决算,以及一切教学上教师业务上幼稚园行政上的处理,都由二年级的师范生来担任,担任实习的导师反退居于顾问地位。第四是辅导,时间也是一个学年。辅导在纵的方面是由儿童的队伍出发,向儿童家庭推进的是家庭访问,亲职教育;同时更由个案工作求得整的联络向学校单位前后延伸到托儿所和小学低年级。横的方面是向广大的社会联系,包括社区调查、营养站、卫生站、辅导会、导生班。这些工作,一律由三年级的师范生负责,他们要自己计划,自己分配工作,自己检讨并改进,这一阶段的实习不但要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而且要进一步主动地展开全面的儿童福利工作,培养地方师资,以求达到幼稚教育的合理和普及。“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的实习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在空间上,它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二是在时间上,它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三是内容上,它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总之,张雪门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幼稚教育,先后达60年。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过去曾对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和台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对幼稚教育的目的、课程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论述,有不少地方现在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同时他一生不为名利,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也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育理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