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幼儿园有130年的历史,1876年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诞生。1947年《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颁布,确立了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地位,从此幼儿园开始向教育的综合性和机能的多样化方面快速发展。
2006年《教育基本法》改订后,第11条的儿童教育中明确规定:由于幼儿教育是人格培养的重要基础,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致力于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振兴幼儿教育事业。
这样,幼儿园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幼儿园的诞生和初期发展
—1876年~1926年1872年的学校制度规定:幼儿小学的入学年龄为未满6周岁的男女儿童;教授小学入学前的预备知识。
1876年,日本历史上第一家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诞生。

孩子们在大银杏树下玩耍

仓桥忽三先生在研修会议上讲话

幼儿园诞生伊始,其教育形式接近小学教育(玩具使用“恩物”、上道德课等)。

1930年前后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的1周课程表

幼儿园最初的玩具——“恩物”
不久,就相继开发出一些有别于小学教育的独特教育活动,比如:使用大型积木和综合玩具来进行身体运动的活动,音乐节奏感强的活动等等。

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发的积木玩具

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1927~1989年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新确立了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地位。次年的1948年,颁布了保育纲要—儿童教育手册。
1956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保障。并且,纲要提出要制定包括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绘画6个方面,同时适当地选择和安排适合儿童发展的活动,协调有序的教育指导计划。

孩子们在玩滑梯

家长伴同的郊游

确立幼儿园教育的综合性
—1989年~1989年,幼儿园教育纲要全面改版,确立了通过“玩”来进行的综合指导方针。
通过把握儿童的发育特征,明确了儿童教育的根本是“符合儿童的生活拓展”、“通过“玩”来进行的综合指导”、“因人而异的指导”。
另外,1999年实施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改订重视到教师的作用。2002年,在制定“儿童教育振兴项目”时,还提到“培养道德观的萌芽,充实教育”的看法,要求从儿童时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
用纸壳箱制作小动物

在玩木工游戏

孩子们围着风琴

幼儿园作用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少子高龄化,人们对儿童教育的期待及对其作用的看法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要求重新审视如下问题:父母和作为孩子成长环境的幼儿园的关系、育儿支援、寄宿保育、未入园儿童的保育、儿童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及知识的一贯性等等。

孩子们最喜欢玩沙子
保育园和幼儿园一体化的新型幼儿园

孩子们在菜园
2006年教育基本法的改定第11条 儿童教育
鉴于幼儿期教育是人格培养的重要基础,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致力于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振兴幼儿期的教育事业。












儿歌《小燕子》说
中班活动设计:快
小班语言活动《不
幼儿园托班教案《
开放性活动对幼儿
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幼儿对光的朴素认
自信—培养幼儿成
20套适合孩子的营
牛奶蛋:婴儿最佳
小儿积食厌食怎么
精品茶树菇雪耳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