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保育院制度

2010-09-1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抗日战争爆发使得许多儿童流利失所甚至成为失去父母的孤儿。为抢救民族后代,培育无家可归

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抗日战争爆发使得许多儿童流利失所甚至成为失去父母的孤儿。为抢救民族后代,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成长,经中国共产党联合各党派与各界知名人士发起于1938年3月10日在武汉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该组织是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宋美龄为理事长并推选出国共两党和无党派的社会知名爱国妇女56人任理事。全国各省市、陕甘宁边区、香港和南洋群岛相继成立20多个分会,抗战8年先后公建立53 所战时儿童保育所,收容保育3万多名少年儿童。
    战时儿童保育院对难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反抗侵略。特别重视劳作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保育院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工作的自觉性。战时儿童保育工作是把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儿童培养成追求真理、手脑并用、自觉工作、反抗侵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日战争中是个有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团体。
    1938年7月4日, 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在延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 其宗旨是 “ 保育战时儿童”。该会的主要工作是: 设立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 开设保姆训练班; 改善出生婴孩处置办法及母亲的生活; 组织宣传团提高边区儿童卫生教育; 设立儿童保育科等。此后江西、山东等地也相继建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分会 , 竭尽全力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 , 并给儿童以教育,促进了老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儿童保育作为中心工作。同年又颁发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主要内容有 :
    (一)建立管理(保育行政) 组织 在边区民政厅设保育科,各县市政府第一科添设保育科员一人 , 区县政府内添设保育员一人( 暂由乡妇联兼任 ),专司孕母、产妇、儿童的调查、登记、统计、卫生奖励、保护等工作。
    (二)保育人员的训练 规定边区民政厅卫生处应协同民政厅保育科于1941年3月前办保育人员训练班。抽调文化程度较高 之男女六十人 ,给以短期之训练。使其明了产妇卫生、助产接生、儿童保育等基本知识。毕业后 , 派到各县设办短期训练班,使得1941 年内边区每一个乡均有一个以上脱离生产的保育员。
    (三)建所的具体条件 一个机关团体学校有婴儿五人以上者,应设立托儿所;五人以下者,可和数单位共设托儿所;不足五人又无单位合设者,设窑洞安置婴儿,并对窑洞的安全、卫生提出了要求。
    此外《决定》还对孕母、产妇的保健待遇 , 保姆的待遇等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
    该《决定》是继《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革命根据地的又一重要学前教育法规文件,它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学前教育都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三、多种形式保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不仅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有所增加,其机构类型也有多种:
    (一) 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一般设在环境较完备的后方,由边区政府主办并承担费用,设备较完善,也有较严格的保教制度。招生对象是前方将士子女和烈士遗孤、难童及部分后方机构干部子女。
    (二) 单位日间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机关托儿所。这类托儿所规模小,只收托本单位人员子女,经费由本单位自理,孩子在托时间与母亲上班时间相同.
    (三) 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这类机构设在机关、学校、工厂、田间,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保教人员, 每日抽调几名母亲负责管理,轮流值班。
    (四) 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一般分布于敌后解放区。根据形势的需要,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分散在人民群众家中。托儿所负责人和保教人员经常化装成货郎或亲戚,定期到老乡家探望孩子、送粮、送钱。待情况稍稳定才把孩子集中在一起。
    (五) 小学附设幼稚班(园)。招收 5到6 岁的幼儿,实施半年或一年的学前教育,然后入小学一年级,相当于学前班,经费主要由家长负担。
    总之,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从无到有,不仅是数量的发展,而且用灵活多样的办园形式实践着“一切为孩子,把方便留给母亲,把困难留给自己”的信念。真正做到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保护和培育革命后代。
四、老解放区保育院的教育与教学
(一) 学前教育的目的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始终以保育儿童身体、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发展儿童智力为目的。并且,他们并能根据形势的发展,使教育目的更为明确。
(二) 婴幼儿的保育
    保育儿童健康是保育院的首要工作。当时的环境、物质状况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婴幼儿的生命及健康受到很大威胁。为此有的保育院还明确提出“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要求从各方面保证孩子的健康。
1. 尽一切努力保证孩子的营养。
2. 制定合理的作息和管理制度。
3. 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4.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由于各托幼机构领导的重视和全体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育院的孩子大都精神饱满, 体格健壮,发育良好,死亡率极低。
(三) 婴幼儿的教育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实行保教合一的原则,也十分注重对婴幼儿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如下:
1. 注重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原则有:(1) 热爱儿童。(2) 随机教育,在孩子一日生活中随机进行。(3) 坚持儿童的立场。(4)坚持正面教育。
2. 关注智育发展。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也强调智力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从孩子的生活中选择自然、社会、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其科目有常识、唱歌、游戏、故事、手工、自由画、跳舞、体操、自由发表意见、识字、识数等。
(中国学前教育网网讯)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