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儿童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儿童的自主性游戏,虽说以前我们也讲儿童的自主性游戏,但是通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由于老师对游戏的重视变成了对儿童游戏的控制。

  都说观念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儿童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儿童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儿童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儿童活动的自由度。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儿童的自主性游戏,虽说以前我们也讲儿童的自主性游戏,但是通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由于老师对游戏的重视变成了对儿童游戏的控制。将儿童自主性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却还是自认为对游戏非常的重视,因为时间安排中清楚的显示了语言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由老师组织发起的教学性游戏,认为这既是学习也是游戏。同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在儿童自主性的活动中,老师干预的非常的多,在儿童非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教育意图强加在儿童的游戏之中,认为这既是游戏也是学习。

  在二期课改之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才能称之为儿童的自主性游戏呢?那它到底有没有目标?它与学习性的游戏区别在哪里呢?《课程指南》中明确的指出:儿童的游戏活动主要指他们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儿童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儿童的自发性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但是游戏具有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功能,这不是我们为游戏提出的目标,而是游戏本身就有这样的价值存在。它与我们所说的学习性游戏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老师预设的活动,而另一个是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看以前我们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才知道原来那根本不能真正的称之为孩子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因为里面不允许孩子违背老师的目标,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通过对新纲要、新课程的解读、理解之后的今天,我们正在不断的探索、尝试着改变这种现象,尽可能的将我们的目标淡化,隐形于我们的操作材料之中,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在活动中的细心观察和适时介入,要学会从儿童游戏行为和情感态度中分析他们的需要、经验背景以及动作、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儿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儿童的游戏。

  为什么说是细心观察和适时的介入呢?因为如果不是细心的观察,我们很容易从以前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以往过多的干预转变成现在的放羊式的活动,孩子走到哪里是哪里,似乎这样就能体现出尊重孩子,殊不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如果不恰当的介入活动,也会抑制孩子的发展,如果过早的介入孩子的活动,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如果介入的晚了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或使孩子形成一种在遇到困难时退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应该细心的观察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应该适时、适度的介入孩子的活动之中,而且还应该注意介入儿童游戏活动的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在活动中怎么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课程指南》中大致将儿童的游戏行为分成了4类:表征行为、构造行为、合作行为和规则行为,而每个行为中又详细的列出了老师的观察要点以及儿童的发展提示,大家可以仔细的翻阅一下(课程指南14、15页),而在新教材中也专门提供了能反应儿童发展的游戏行为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参考。

  那么什么是介入,老师又应该从那些方面来介入呢?《课程指南》中也指出了:为了保证儿童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老师应该适时、适度的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之中。比如: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的时候;当儿童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当儿童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当儿童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当儿童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等等,老师都可以适度的介入。

  当然,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儿童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们应该了解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怎样的环境能吸引儿童游戏,并在游戏中激发多种经验的产生等等,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数量应该充足、种类要丰富全面,以满足每个儿童的游戏需要,而且应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并且能及时的更新和添置,游戏空间的划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免造成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总之,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角色和作用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满足儿童游戏需要,体现选择的自由度,创设一种可选的环境;游戏开展的支持者:主要指老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出发点是儿童自己游戏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师处于教育的意图,即儿童需要的时候介入,老师的介入使他们更好的实现其游戏的愿望;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提供了教师了解儿童的窗口,观察是重要的,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也能成为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机会。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