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浅析儿童挫折感形成原因及对策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挫折感是一种感觉到挫败、阻挠、失意的情绪状态。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这种动机指向目标的行动若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则会产生挫折感。

  挫折感是一种感觉到挫败、阻挠、失意的情绪状态。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这种动机指向目标的行动若受到某种因素的制约,则会产生挫折感。“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儿童同成人一样,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当然,挫折的结果是有利有弊的,如果处理得当,它可以成为人生经历中的一笔财富,但如果处理不当或一个人长期处于无助状态,它就会成为一种精神包袱,成为心理障碍的一个动因。因此,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儿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知道他们产生挫折的原因,并积极引导他们。

  儿童挫折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幼儿给儿童带来的挫折

  儿童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某些影响而产生挫折感,家庭经济状况、家长的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家庭意外事故的发生(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等)都会使其体验到挫折感。另外,孩子在幼儿里,也会由于教师偏心、管制多、批评多、教态不民主而引起孩子痛苦、恐惧、无助等负面情绪,从而产生挫折感。

  2、玩具和同伴给孩子带来的挫折

  儿童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动作尚不正确,因而无论做什么事,多可能由于操作或使用不熟练而受到挫折。比如:一些复杂的玩具会使他们无从下手,而失去兴趣,最终放弃。另外,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也会遭到挫折,例如:当你邀请某一儿童一同游戏时,却受到同伴粗暴对待或拒绝,就会感到失望、难过,从而产生挫折感。

  3、生理心理因素给孩子带来的挫折

  在实际生活中,动机行为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随处可见,但是,有的人具有承受困难的能力,能够在障碍面前保持正常的行为和冷静的态度。与此相反,有的人缺乏挫折容忍力,而儿童的挫折容忍力比较低,脆弱的心灵难承重负,遭遇挫折的机会大大多于成人。另外,有些孩子受身体和体能发育的限制,或因生来体弱多病而做不了许多同伴可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情况常常会令孩子感到沮丧,并对许多活动望而却步,这也是一种挫折感。

  由于儿童对一些事物的了解很肤浅,他们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恐惧和退缩,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构成很大威胁,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要针对儿童受挫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尽可能帮助儿童减少受挫机会,并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

  1、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师应协调好家庭、幼儿等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给儿童以安全感。首先教师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儿童,避免过激的评价与行为发生。其次要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共同抵御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儿童之间友爱互助的精神,剔除干扰,减少挫折的产生。

  2、帮助儿童现实地面对挫折。世界是现实的,所以只有现实地认识它,才能适应并最终改变它,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因而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情商技能,甚至反而使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我们总想使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然而这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因此,教师应让孩子懂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许多不能如愿的事情,并告诉儿童:老师和小朋友会与你一同面对,相信你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以增强儿童面对挫折的勇气。

  3、帮助儿童正确应付突发事件。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候儿童可能会有一些突发的意外事件或严重事件发生,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比赛失败等。儿童往往思想准备不足,并且他们生理上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独立处理某些事情的地步。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度过情感危机,可以让儿童适当的宣泄,使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然后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话题或引导儿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来分散注意力,以便使孩子尽早走出突发事件的心理阴影,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4、加强孩子的意志磨练。当孩子在学习做事中遇到挫折时,如果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能排除内外不利因素的干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难题”,给儿童提供锻炼的机会,减少他们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5、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影响人对挫折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儿童的耐挫力,必须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很容易出现悲观,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情绪,教师要正确分析估价儿童的能力,提出的要求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同时,教师要给儿童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马上帮助解决,而应积极鼓励引导儿童自己解决困难。同时,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条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儿童的耐挫能力。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