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们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户外体育活动,具有环境的开放性、选择的自主性、内容的丰富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等特点。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幼儿之间通过交往,他们的个性品质初步形成,并得到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幼儿是非常喜欢户外体育活动的,但是,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当中,教师往往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观念保守导致工作的被动,给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带来消极影响
 
    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常常处于指挥、组织、统一行动的状态下,幼儿在教师的控制范围之内,教师往往带着完成计划、完成活动目标、幼儿只要按教师的要求做就行了的思想。使得幼儿之间的交往少,幼儿没有真正的活动起来,更谈不上活动量的问题。
 
    2.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
 
    全园幼儿统一时间都出来活动,势必造成幼儿跑动互相碰撞的现象,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另一方面幼儿的活动空间小,跑步、投掷、游戏都受到场地小的影响,必然达不到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幼儿的体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3.体育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材料陈旧、缺乏新颖性和生活气息。材料大多是购买的成品,缺乏半成品性的自制材料。材料的玩法和组合较固定,不利于幼儿创造性地使用玩具等。
 
    4.教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忽略了对幼儿体能的锻炼
 
    户外体育活动与安全形成一种矛盾,最终影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应对的策略
 
    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必须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但决不能怕出事,因保证幼儿安全而影响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应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又能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1.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户外活动人数
 
    我们利用一年一度对幼儿园进行保教质量综合评估工作,就如何合理安排好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了探讨。根据幼儿的班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进行了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分别活动。这样,同一段时间内的活动人数减少,幼儿有充足的场地进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动场地
 
    根据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合理划分各班的活动场地。大班的幼儿活动项目多,活动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提供面积大的活动场地;中小班可以适当减少。同时,设立了园舍安全员,每天对户外场地、活动器械进行安全晨检,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正常开  展。可以从两方面表现出来:
 
    幼儿进食量增加(表1)
    
    幼儿睡眠质量提高(表2)
 
表l  幼儿进食量调查
| 时间 | 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克) | 
| 主食 | 蔬菜 | 禽、肉类 | 
| 2002.11 | 152.2 | 244.8 | 48.3 | 
| 2003.3 | 167.8 | 238.7 | 51.4 | 
| 2003.6 | 165.2 | 265.1 | 53.4 | 
| 2003.11 | 188.5 | 282.9 | 54.6 | 
 
表2  幼儿睡眠质量调查
| 内容 | 班级 | 时间 | 调查人数 | 熟睡人数 | % | 
| 活动量增加前 | 大班 | 12:15~14:15 | 540 | 368 | 68 | 
| 活动量增加后 | 大班 | 12:15~14:15 | 540 | 396 | 73 | 
 
    以上数字反映出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场地,幼儿拥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活动。幼儿的活动时间长了,活动量大了,促使进食量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了,促进了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3.全面了解幼儿年龄特点、身体发展特点,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应根据每位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四肢活动的协调发展状况不同,制订本班的户外活动计划,确保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4.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技能,教师保护与锻炼并重
 
    幼儿控制和协调能力较差,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反应不够灵敏,缺乏运动经验和安全意识。但幼儿又很好动,好奇心强,各种活动都想尝试一下。因此,教师一方面在制订活动目标时,要让幼儿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提高相应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怎样玩。如跑步、投掷、跳跃、跨障碍物等;运动器械怎样玩儿,怎样取放运动器械,什么动作不能玩儿,后果如何等。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与培养,以及幼儿在实践活动当中经验与方法的积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活动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应及时提醒给予纠正并加以保护,使幼儿逐步形成安全活动的意识。
 
    5. 教育幼儿应有规则意识
 
    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中都应有一个遵守的规则,那么,户外体育活动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讲明游戏与活动的规则,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又能充分保证在有序的环境下充分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
 
表3  户外体育活动发生事故情况表
| 年份 | 调查园所(所) | 户外活动发生事故(件) | 
| 2002 | 15 | 2 | 
| 2003 | 15 | 无 | 
 
   从表3中可以看到,通过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与安全的策略研究,幼儿户外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
 
    总之,幼儿园要开展好户外体育活动,其活动目标与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制订、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教师重视对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才能避免和减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