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朝时候(四百多年前),我国沿海一些城市经常受到倭寇(日本海盗)的侵扰。

(2) 1553年5月的一个清晨,几千名倭寇包围了嘉定城。

(3) 嘉定县知县听着,赶快打开城门!(离不开城,要你们全城好看!)

(4) 老百姓又气骏马后,要知县带领他们去抵抗。

(5) 他们哪里知道怕死的知县早从西城门逃走了。

(6) 战固然是死,不战也是死!不能迟疑了,赶快组织起来,打退倭寇的进攻。

(7) 军民组成的联防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8) 连老人和孩子也都来参战了。真是全民皆兵,何愁打不败倭寇!

(9) 这一天特别宁静,奇怪,围城的倭寇怎么不见了呢?

(10) 瞧!那边敌营里灯光通明的,还有猜拳的声音呢。莫不是,敌人需要休整一下了吗!

(11) 五天五夜未合眼的联防战士们确实累坏了,敌人休整,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12) 东门箭道上,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却没有睡,他想着父母被杀,他哪睡得着啊!

(13) 护城河里的原来咕儿哇儿地乱叫的青蛙,突然不叫了。孩子警惕地往简明垛看去。

(14) 青蛙怎么突然不叫了?怕是有人偷渡护城河吧?

(15) 真的,敌人偷城了!

(16) 不好啦!倭寇偷城了!

(17) 不行!不能让敌人爬上来。

(18) 啊呀!已经看见倭寇的脑袋了!

(19) 叫你有来无回!

(20) 刺得好!

(21) 敌人发狂了。举起盾牌,拼命往云梯上爬。

(22) 孩子手持竹竿枪又向另一个倭寇刺去。

(23) 糟!这一枪刺偏了。孩子遇害了!

(24) 倭寇满以为他们得逞了,瞧他们多得意。

(25) 啊!联防战士们赶到了,他们是被孩子的喊声惊醒的。

(26) 把云梯烧掉,断敌人的归路!

(27) 一场恶战,偷袭上来的倭寇全部歼灭。

(28) 战斗战束了,大家从血泊中找到了这个报警的孩子,可他早已死了。

(29) 谁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谁也不知道他家的住址。人们流着泪把他埋葬了。

(30) 为了感念这个救城的孩子,嘉定人民在西门城上树立了一尊童子石像。因为不知他的姓名,就呼他为“石童子”。

(31) 四百年来,石童子的事迹一直激励着东南沿海各地的人民。
非常勤快、懂事的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