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幼儿教育中的“五重五轻”------独生子女教育热问题的冷思考

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家教”应以“品格教育”为主,家长的教育最好从“榜样”从“身教”开始,从平时的“点点滴滴”抓起,从“方方面面”的细微末节做起,从各方面协调发展孩子的情商——欢乐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善良的心灵,诚实的态度,宽容的胸怀,无私的气质。

幼儿教育大家是越来越重视了,“五重五轻”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

一、重动脑训练轻动手操作

大概是独生子女之故,还是社会发展之需,家庭“小康”之因,有的家长为了开发孩子智力,不惜重金,不辞路远,也要到好的幼儿园----一天学几个汉字、背几首诗词、算几道奥数……不错,才艺特长教育,运用得法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是父母过于浮躁的心态和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引向反面。在幼儿时期家长就把眼睛盯在“成绩单”上,智力开发只限于语文、数学或英语……只知道在短时间内把孩子推到顶端,而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文化知识,希望成为天才幼儿。却不知幼儿成长需要时间去观察世间,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因此不管家长怎么用心良苦,怎么专一,幼儿的好奇心、兴趣仍然是整个世界。读、写、算以及各种动脑的技能不是幼儿现阶段学习的唯一,他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运动觉(通过运动肌肉、关节功能、由神经传导到大脑,产生知觉)学习。更需要“动”的机会,巧妙地操作物体和调整身体的能力,以及平衡、协调、敏捷、速度、力量等。比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整理书包、书桌……动手中幼儿的心态是平和的,精力是专注的、轻松的、小心弈弈、一丝不苟。平心静气中,锁定了一个目标,千万次地重复,不辞辛苦,不怕寂寞,干到极致,这样长久地练习,无意识的教育中暗含着叫幼儿养成一种好习惯-——开发运动智能,激发广泛兴趣,培养智商情商。 这样看来,幼儿教育,家长如果会“爱”的话,就应该在培养兴趣、搭设舞台、选择机会、展示才能上下工夫,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做中学、动中思,动手中健康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式掠夺性开发大脑----认字、算数、外语。

二、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大部分家长都愿意花更多的钱,让幼儿上一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好的幼儿园。因为他们知道,同样都是花钱,幼儿园好,教师好,自然就会对孩子好。是的,好的教育能使人心灵自由的翱翔,蕴涵着自然成长的乐趣:同样的,好的“家教”,教诲中开启着灵性,张扬着个性;求知中发现着自我,完善着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家长(三分之二以上),施加巨大的压力,强迫孩子拼命的学习.而且眼睛只盯在成绩的排行榜上,或趾高气扬或垂头丧气,无意中就在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自负、自卑的种子,导致个性地压抑和扭曲,人格的缺失与畸形。在没有兴趣和创造的情况下,培养的孩子不是参天大树,而是盆景:知识虽然越来越多,智慧却越来越少,思维也就越来越僵化,灵气也便越来越少。高明的家长培养幼儿的方法是把种子撒在土地里、园子中,“任其恣意生长,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荣枯自在其已。”难怪有人说家庭教育的怪圈是:家长是成功了,孩子却失败了。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民的生命,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

因此,教师、家长要有“沙里淘金的眼睛、琢璞成玉的功夫、画龙点睛的匠心”,挖掘埋藏在幼儿心中的自尊心、自豪感,点燃要成功的火花,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律、创造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搞好“园育”,而且还要抓好“家教”。家、园要求是一致的,目标是共同的,“家教”不妨从提高家长素质,以身作则做起。教育好孩子的前提,父母必须终身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追随者,新事物的倡导者,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是做人、是做事,还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能力。由此观之,要想叫孩子成才,必须先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如果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指“园教”的话,那么“良好的生活环境”则是“家教”。在培养孩子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幼儿园(学校)、家庭、教师、家长统力合作,全方位配合。作为这一全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当然就更要适时的观察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教育方法和布控教育措施,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还认为:“家教”应以“品格教育”为主,家长的教育最好从“榜样”从“身教”开始,从平时的“点点滴滴”抓起,从“方方面面”的细微末节做起,从各方面协调发展孩子的情商——欢乐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善良的心灵,诚实的态度,宽容的胸怀,无私的气质。

三、重课堂教学轻游戏活动

大概是因为竞争吧,幼儿教育的 “教”是孩子学习的“助跑器”,是为上学作准备。殊不知,“教育”说到底不是为了孩子将来上学、考大学、拿文凭,而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何况幼儿地成长,有他的规律性,随着时间地推移而自然成长。这钟不顾自然规律,春天就想去采摘秋天才成熟果子的做法,不是“幼教”而是“乱砍乱伐”的“摧残幼儿”,而是“拔苗助长”。尽管这种“小学化”的浪潮风起云涌,但我仍认为,幼儿应以游戏玩耍为主,在玩耍中培养幼儿爱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养成孩子的习惯。

不知为什么,面对幸福的幼儿,我却产生了一丝忧虑:这种靠大人越俎代疱制造出来的生活环境,在真空、无菌里长大的幼儿,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否就是他们的幸福?!

我想起我们小时候的一种游戏:找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块(或砖头),分左右前后立好,放在五米处,用自备的石块、砖头,甚至是一块优秀的“土坷拉”,来击到前方的目标-----猜先后轮击目标,击倒者为胜方,最后剩一人未击中目标,为输方,则就憋着气跑一圈为惩罚,之后重来。象这种游戏,没有花钱,也不讲什么条件,更没有什么特别的设备,仍玩的十分开心。我不敢说那是我这一生中最好的玩耍,最便宜的游戏,却因是我们自制的玩具,自定的目标,自罚的项目,粗旷中含点“自编”“自创”“自乐”的成分,玩起来就格外尽兴。还有跳皮筋、打沙包、丢手绢,玩的“经济”“实惠”又那么如醉如痴,那么的忘乎所以,那么的美丽可爱。在这些游戏中女孩子玩的是美(形体美、姿态美、心灵美),培养了女孩子的心灵手巧和合作精神;男孩子的游戏如“斗拐”,显示出的是阳刚之气,锻炼的是勇敢、力量和智力,游戏中玩具要自制,规则要自定,目的要自乐,既动了手,又动了脑,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合作精神,学会了交流,学会了遵守纪律,学会了制作和遵守游戏规则,懂得了一点普法常识。说这些不是为了提倡孩子再去玩一根绳子、一个沙包……我只是想说,社会前进了,玩具精美了,游戏升级了,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不能丢,想象力、创造力不能忘。基于此因,我才主张:幼儿不应该光呆在教室“学习”,而应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或户外游戏,高高兴兴、快快乐乐,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四、重纵容娇惯轻监控制约

独生子女的“唯一”,望子成龙的“赌注”,为了幼儿的成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个大人可以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他们也习惯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只是三、四岁,可已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他就是中国的地球、世界的中心,他要头大人不可能给脚:买参考书,订辅导材料,重金雇家教,只要是能把人类的知识一下子学会,什么琴、棋、书、画,什么电脑、英语,统统要学会,家长只有一个想法,只要好好学习,提什么条件都答应,幼儿什么事都可以不做,事无论大小家长全包。就连值日,家长也要亲自操作。这种纵容、娇惯、溺爱幼儿地做法,从表面上看来是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学习环境,似乎是“至爱”,殊不知,用溺爱包装起来的幼儿,等于剥夺了幼儿含有困难的生活,从而叫他们失去了战胜困难、忍受挫折、磨练意志的权利。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就等于失去了困难这笔“财”,幼儿将来还怎么“富”?!

分析起来,这纵容之义,还有一说,家长纵容幼儿盖缘于放纵自己:说话则满觜脏话、尖酸刻薄,办事则不诚实、少公正.。平时则自私自利、利欲熏天、醉生梦死……纵己之人,岂能律子?!

在纵容环境中长大的幼儿,没有受到“纪律”地训练,就没有“规矩”,缺少吃苦精神,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怨天忧人;却少自律意识,一遇“风波”,就说别人不对,讲客观不好,“唯我独对”,永不吃亏;缺少团结精神,一遇失败,文过饰非,永不言败。既不同情,也不宽容。不受任何约束,没有一点法律意识,因而就会破坏游戏规则,长大了甚至视法律如儿戏,岂不太可怕了。因此,在家,在幼儿园都应该有作息制度,有“常规”,有制约,有刹车-----控制幼儿行动的“闸”。

五、重知识掌握轻阅读教学

学前教育重视知识的学习是不争的事实,我就不多说了。关于阅读,早在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人人是读书之人,时时是读书之时,处处时读书之处,事事是读书之事。一位学者说:“在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靠后越离人才的成品近,但是,与过去的常识相反的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恰恰不在最后,而在最初阶段,在一个人开始社会化进程的开端”。现在绝大部分家长却认为,成才、阅读是在上学之后,其实,婴儿一出生就对书本具有本能的兴趣,就应当并且可以开始阅读,而且听、说、读、写的能力起动的越早、越复杂,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越有益,对幼儿的智力开发越有好处,为成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原因十分简单,每一门学问都得阅读书籍,理解书的内容,才能学得书中的知识。语言文字是智慧的成分。因此,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大量事实证明:在学前就成为一个专注的阅读者,以后就有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有44%左右的天才男孩和46%的天才女孩,在5岁以前就开始阅读了。请注意,这里讲的“阅读”不是学生和成人的阅读,而是“特指”:只要与读书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算阅读:如一页一页的翻书,尽管他不认识字,却认识到书中人物的变化,情节的起伏……对于幼儿来说,重要不是识字,而是从画面铺陈的脉络中,积极地鼓动想象的翅膀,从画家的笔触、从变化的情境中,体会人世间的真情、友善与关爱,从而对自己生活着的社会,对通往这一美好世界最宽阔的路径-----文字与书籍,产生持久的兴趣与巨大的向往,只有把读书这单人行为的孤独,变成自甘寂寞的“幽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一路走来,与书为伴,与语言大师永久的对话,聆听伟人的教诲,学着英雄的榜样……还愁幼儿不成人吗?!

 

幼儿教育的“重、轻”之说,还有许多,比如,“重左脑轻右脑”、“重智商轻情商”、“重已知轻未知”、“重抽象轻形象”、“重静态轻动态”、“重现实轻浪漫”,就不一一细说了。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亲子早教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教育理论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