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中幼网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百年回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征稿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瓶子叠叠乐”设计思路及反思

2011-07-0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一、活动设计背景    此活动最初是因为本学期苏州同题开课活动中,太仓抽到的是中班科学“瓶子”。受小班科学活动“纸盒叠叠乐”的启发,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让孩子用不同的瓶子进行叠高,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用瓶子和盘子垒高的一些方法,积累保持物体平衡的粗浅经验。还意在让幼儿感受空间造型的艺术美,让孩子感受那种源自生活且真切的美。由此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瓶子叠叠高”。在设计之初,我们就感觉这样的活动放在大班更为合适,但因苏州同题开课只能是中班,所以在目标定位、活动难度上偶有所降低。此次展示活动我定位在大班科学活动,在目标以及过程设计上都做了调整。

二、操作材料选择

本次活动,选择了3种大小、形状各异的瓶子,小号矿泉水瓶、口香糖瓶和小糖瓶。之所以会选择这三种瓶子,是因为矿泉水的瓶盖小而且瓶子高,想给孩子的关键经验是:瓶盖小,接触面少,瓶子在搭建中不够稳,数量多才能相稳定。口香糖瓶相对较稳,4个量的投放给孩子无限的可能,可以单独放1个,也可以2个、3个甚至4个一起放。小糖瓶有两种,尖盖瓶和圆盖瓶,想让孩子了解的关键经验是一个瓶子是一个点,两个瓶子是一条线,只有三个瓶子才能形成一个支撑物体的面——三角形,尖瓶和圆瓶其实是一个道理,投放两种也是让幼儿学会变通。这是在材料的投放中,所考虑的难度和关键经验的梳理。

三、活动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通过看、说,快速的了解操作材料有哪些?为后续的多次操作整理材料环节做铺垫。随后再由问题“10个瓶子和6个盘子可以怎么玩?”,激发幼儿的主动思维,引出叠高游戏。

重点环节共安排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操作,放手让幼儿自由叠高,感受游戏的乐趣,发现叠稳的方法;第二次操作,按一层瓶子一个盘子的顺序叠,尝试迁移第一次操作时积累的经验,看谁叠得稳又高;第三次操作是在第二次经验梳理的基础上的再次探索,意在让幼儿迁移更多经验,探索叠得更高更稳的方法。在每一次操作之后,都会根据孩子的现场表现进行交流分享,梳理相关经验:如每一层瓶子高度要相同才能稳;三个尖顶(圆顶)瓶子可以稳稳地撑起盘子;瓶子越高,瓶盖越小,重心越不稳;层数越多,每层用的瓶子数量越少;底层一定要牢固;放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合适位置,小心轻放等。

延伸部分则让幼儿感受建构中所体现的艺术美,并尝试和同伴探索叠得更高更稳的好方法,活动最后还让孩子们回去寻找生活中其他可用来玩叠叠高游戏的材料,让教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

四、活动实施反思

综观本次活动,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可供大家借鉴的:

1.目标定位以及表述比较精准、具体,可操作性强,体现了年龄特点。

2.活动准备充分,材料选择经过细致考虑,为目标服务,不随意而为。

3.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由易到难,逐次递进,注意了问题的开放性与引导性。

4.活动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重在欣赏、鼓励,避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当然,任何一个活动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都有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师幼互动上,如何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进行有效的引导,还需要教师有更灵活的教育机智;再如:对于科学操作类活动,在限定的集体活动时间内,如何分配操作与交流的时间段,也需要考虑。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中幼网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中幼网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案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2020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日程安排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